摘要: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好家伙,这湖北的天气,比娃娃的脸变得还快!这到底是入汛还是入夏?防汛还是抗旱?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话说,2025年5月1日,湖北正式进入汛期。
你以为会有电闪雷鸣、暴雨倾盆?No!却是风和日丽、暖阳高照,气温在20-24℃之间,舒适得就像春天。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
汛期启动"的预警旁边,居然挂着黄色干旱预警!这"旱涝两重天"的架势,让专家们是吵得不可开交,比菜市场大妈还热闹。
省水文水资源中心总工程师张明远指着监测大屏解释说,今年这汛期,可能是近十年来最特殊的一次。
数据显示,鄂西北地区是真旱,土壤含水量比去年同期低了30%,像晒干的鱼干一样;而长江干流水位却比往年高,跟吃撑了似的。
的七天天气预报,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5月3日,恩施的茶农李建国一早起来,发现自家茶园里嫩芽上结满了冰晶,一夜之间气温骤降7℃,前一天预报的"局部小雨"呢?看来,这天气预报员也开始玩-天气盲盒-了!当天,鄂北地区刮起了7级大风,汉江的货轮都得临时停航,这风力,都能把人吹上天!专家说,这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大气环流异常,雨带像个醉汉一样,在长江流域摇摇晃晃,不知道往哪儿走。
为了应对这捉摸不定的天气,湖北用上了各种高科技,堪称-科技天网-。
黄冈市白莲河水库安装了指甲盖大小的传感器,能提前48小时发现险情,比人工巡查可强多了。
但基层防汛员老赵却嘀咕,山里手机信号都不好,这些高科技玩意儿真的靠谱吗?
5月4日,除了恩施,全省都放晴了,武汉街头短袖和棉袄齐飞,这画面,想想都觉得魔幻!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省农业农村厅突然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启动抗旱保春播预案。
荆州监利县的种粮大户孙德发看着田里干裂的土地,真是欲哭无泪:防汛物资还没用上,抗旱水泵又要抢购,这农民的日子,太难了!
一时间,各种预警信息在网上-打架-,防汛办强调"严防局地强对流",农业厅疾呼"抗旱刻不容缓",而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预测6月可能"暴雨接档干旱"。
连菜市场的大妈都知道,小白菜价格飞涨,说是浇地用的柴油都贵了!
5月5日,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出来-灭火-,宣布投入2.3亿元抗旱,在引江济汉工程沿线架设500台临时泵站。
但这真的能解决问题吗?省社科院研究员李明表示担忧,江汉平原地下水超采严重,这到底是解渴还是饮鸩止渴?
5月7日,鄂西北终于响起了雷声,但十堰市郧阳区的降雨量只有0.8毫米,刚够打湿地皮。
而武汉,长江水文局正在调试新建的山洪灾害监测站,这些设备能否捕捉到转瞬即逝的暴雨,将决定着湖北今夏的命运。
5月7日傍晚,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晓兰发现,鄂东地区上空正在形成大范围的涡旋云系,可能是今年首个橙色预警级别的强对流天气。
但电脑的数值预报模式却显示,干旱指数还在持续攀升……
这天气,就像一部悬疑剧,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结局是什么。
省应急管理厅厅长在工作群里说:"我们现在是左手握防汛预案,右手攥抗旱手册。
"
湖北的汛期,究竟是抗洪还是抗旱?这个问题,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但这异常的气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 increasingly unpredictable weather patterns,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保障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Related searches:
5月7日鄂西北雷雨
5月5日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5月8日长江水文局调试山洪灾害监测站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吱吱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