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到我再次用上这个标题的时候,大家应该会意识到,这款在上海展有不少热度的超旗舰型号又是一个声音辨识度较高、也走的是偏科路线的产品,虽然“幕府将军”这个起名听着是有些日系的路线,但声音上倒是有一些偏欧美系的摇滚和大动态型电影原声的路线,而且底子偏厚、完全不薄亮,
看到我再次用上这个标题的时候,大家应该会意识到,这款在上海展有不少热度的超旗舰型号又是一个声音辨识度较高、也走的是偏科路线的产品,虽然“幕府将军”这个起名听着是有些日系的路线,但声音上倒是有一些偏欧美系的摇滚和大动态型电影原声的路线,而且底子偏厚、完全不薄亮,如果你感兴趣的话,这篇文章尽量给你讲透它。
在设计方面,幕府将军这次并没有玩材料、玩纹路,而是做了一个类似于立体浮雕的工艺,并密封在透明的面板内,既保证了面板上的光泽度、又起到了保护作用,形状则是日本武士的着装与配饰。既然做了这样的特殊面板,那自然是支持不了私模定制的,也因此它虽然售价卖到了三万元,但并不属于“Prestige”之列,因为Prestige在Noble的语境里是代表“尊贵的定制系列”。但这次的外形设计上,Noble还是很下功夫的,从接插件的部分就能看出来,都做了单独的设计、线皮颜色也和腔体所呼应,插头的部分更是设计成了类似于刀鞘的那种扁桶状来呼应主题。
开箱就不细说了,配件主要就是一个巨大的皮盒,同时这次把不同类型的耳塞套给做进了一个能够固定卡住导管的扁盒子里,包括常规硅胶套、海绵套和双节套。其实Noble早在十几年前就在标配海绵套,而且他们的海绵套比其他家的款式在表面上要显得更“黏糊”一点,包括双节套也是他们的老传统惯例了,配件里真正意义上消失的是当年他们普遍标配的防水盒与印着Noble家LOGO的耳放捆绑带,也属于是时代的印记。
Noble这次给幕府将军的原线蛮舍得下料的,镀钯OCC金银合金、5N单晶银、镀钯4N纯银、镀金7N单晶铜、OCC金银合金、金银铂合金混绞,表层还搭载了红黑镀银5N LCOFC无氧铜屏蔽层设计,可能是目前Noble的耳塞里用料最豪华的原线、本身也有比较浓重的味道。而这次在3月上海展上,如果你听到的是周六的幕府将军,那声音肯定是残缺的、风格也不对,这根原线周日才到会场,如果错过了的话可以有机会再去线下试一试。其实Noble的原线从大维京开始就有所端倪,更加在意声音与耳塞的匹配、包括线皮的设计与色彩呼应,从大维京、到后来的VKRP公模限量版、再到去年的麒麟,都有人会高价求购原线。
幕府将军这次腔体是有一些偏大的,对小耳廓用户和女性用户自然是不太友好,这里给到劝退,而大腔体的原因自然是和10mm大尺寸动圈+2骨传导+6动铁+4静电的配置有直接关系,进口品牌其实往往没有国产那么能堆料,但Noble这次是属于给你把“账面配置”给拉满了的,而且我怀疑它这个动圈大部分可能没有做滤波、或者说滤波的滚降比较晚,整体呈现的混响、声浪感很像是一个动圈Plus的感觉。
先说个第一印象吧,幕府将军的骨传导我觉得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它在低频比较多、以及听一些节奏感比较明快的曲子时,会出现Kublai Khan Prestige那样的“共振感”,甚至有一种整个耳道都在共鸣的感觉,配合它极为深沉、高密度的低频,这就是它最容易在试听环节让人中毒的地方——低频。但幕府将军的低频和KKP完全是两个路数,KKP的低频虽然非常优秀,但其实又是足够清晰、明快、细节交代比较清楚的,结像不肥、回弹不拖沓,更强调迅猛感和打击感,相比之下,幕府将军的低频就比KKP来的更为“势大力沉”,极低频更往下走、声浪更汹涌、回弹也稍慢一些,结像是更厚、更有肉感的,是一种更偏氛围、更有包围感的低频,但极低频的纹理细节与结像的聚焦点也依然有所保留,不会牺牲基础素质的部分。
人声的部分,如果在自家的产品里做一个类比的话,我觉得它的那种厚薄程度、包括人声结像的贴脸感都有一点接近Ronin/Ronin Prestige,从呈现出来的质感来说都是比较醇厚、绵密的,但因为幕府将军其实比Ronin系列的动态要更好,因此听觉上要显得更有力一些,而不是那种偏“口水歌”的程度,而且声音的颗粒感要比Ronin系列更强、更突显喉音部分的磁性,因此听类似于陈奕迅、A-Lin以及很多欧美流行歌手时的质感是很棒的,但有一点可能存在劝退的地方在于幕府将军的人声保留了一定的齿音,在听梁阿姨或者一些Live类的录音时会有可闻的齿音刺激感,这个对于听二次元ACG的用户来说同样也是一个比较噩耗的消息。
另一个听感上的特性就是,幕府将军的高频稍暗,单听Solo的话其实整体的音色并不会走偏、但是高频整体的“氛围”是暗的,可以理解为极高频的部分没有太往上提,但实际上如果拿幕府将军去听一些高频类器乐的话其实是完全可以听下去的,结像也足够的圆润有厚度,只是谈不上“鲜亮”。我并不想一杆子把幕府将军打成纯听流行的塞子,它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其实古典方面是可以去往大编制的方向去听一听的,低频的落地感、大动态、纵深都很好,偏暗的高频反而给它的管弦乐带来了很好的安定感,优点是力道好、规模好,缺陷是高频的细腻度和丝滑感还弱一些,如果去听巴洛克时期的录音就会差点意思,少了三分的文雅气息。
说一个比较大的优点、也是很多流行塞里没有处理好的部分,那就是关于人声贴脸度、声场规模、纵深延展度之间的平衡感,在展会上试听的时候我就惊讶于它这么一个厚声型、结像如此丰满的塞子居然有很好的纵向深度,声场不仅大、而且是比较开扬的那类,同时还保留了人声足够近的特性。但这里要提一个我个人的建议,如果你在使用某些旗舰级的大功率国砖,尽量去用低增益驱动,不论是N2、还是GT2,在高增益下的幕府将军都会把人声变得更凹陷、高频也会有一些破碎感,是一种近似于过推的表现,但这个也只是个人建议,因为我认识一位幕府将军的用户认为GT2的S档很好听、幕府将军在他眼里也是一个均衡的塞子,这个就是千人千面的评价,只是站在相对广义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一些中低端的小尾巴就已经能把幕府将军驱动的很好了,比如飞傲KA15驱动下的幕府将军就已经有旗舰级国砖7-8成的水平,也侧面证明幕府将军是一个声音下限比较高的产品。此外,虽然幕府将军是一个偏厚声底的塞子,但我并不推荐拿一些偏线条感的、偏数码味的前端来搭配,高频控制力不够好、或者在高增益的情况下驱动它,高频可能会出现又暗又刺的割裂感,反而是暖声温润型的前端可以放大它的声底里好听的那部分,不用担心风格犯冲的问题。
Noble这两年作为“超旗舰专业户”,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基本上每个型号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忠实拥趸,比如当年KP、KKP这类甚至没有正式引入国内的塞子都能有不少订单,去年的编年史、麒麟也实现了相当令人意外的销量,今年在没有Prestige系列继续更新的情况下,幕府将军暂时撑起大任,但也实事求是地说,它确实没有去年的那两款耳塞那么杂食,是一个辨识度更高、更挑个人口味的塞子,但硬素质方面其实是完全和Prestige系列看齐的、原配线甚至还比Prestige系列大部分都要给的更有料,如果说你对厚声型、走浓烈低频和人声颗粒感的那种旗舰耳塞感兴趣,幕府将军在三万档的耳塞里是一个相当出挑的型号。
来源:李凌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