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拟禁16岁以下用社媒,是“猛药”还是“治标不治本”?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14:52 3

摘要:在信息飞速流转的数字时代,社交媒体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就在近日,新西兰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当地时间5月6日,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卢克森在社交平台宣布,国家党议员凯瑟琳·韦德提交了《社交媒体适龄使用者法案》草案,打算全面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

在信息飞速流转的数字时代,社交媒体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就在近日,新西兰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当地时间5月6日,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卢克森在社交平台宣布,国家党议员凯瑟琳·韦德提交了《社交媒体适龄使用者法案》草案,打算全面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违规平台将面临最高200万新西兰元(约合868万元人民币)罚款。此消息一出,瞬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与激烈讨论。

为何出此“重拳”?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敲响警钟

新西兰政府之所以提出这一激进法案,主要是出于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网络安全的深切担忧。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欺凌、不当内容传播、社交媒体成瘾等问题日益凸显,已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从网络欺凌来看,匿名的网络环境让部分人肆意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许多青少年成为受害者,长期遭受心理创伤。据相关调查,新西兰有相当比例的青少年曾在社交媒体上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欺凌行为,这不仅影响他们的情绪状态,更有甚者,一些青少年因不堪网络暴力选择退学甚至自杀。在2024年验尸官报告中,就明确指出网络暴力是青少年自杀的“帮凶”。

社交媒体上算法推送的暴力、色情、自残等不良内容,也在时刻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研究表明,青少年在短短几小时的社交媒体使用中,就可能频繁接触到此类有害信息,而且这些内容还会被算法强化推送,使得青少年暴露在不良信息的风险大大增加。

另外,社交媒体设计的即时反馈机制,如点赞、评论等,极易让青少年上瘾,影响他们的学业、睡眠和现实社交能力。原本用于社交和信息交流的平台,逐渐演变成“操纵陷阱”,加剧了青少年对其依赖程度,新西兰2023年实施的“校园手机禁令”,正是对青少年行为干预的一次尝试,此次社媒禁令草案则是这种连续性政策的延伸。

效仿澳大利亚,“拿来”的法案能否有效?

新西兰此次的法案直接参照了澳大利亚2024年通过的《在线安全修正案》,澳大利亚也因此成为全球首个对未成年人社媒使用实施“一刀切”禁令的国家。

澳大利亚立法后,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16岁以下用户注册量下降约40%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未成年人通过成人账号或境外平台规避限制的现象屡见不鲜,禁令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如今新西兰照搬澳大利亚模式,能否克服这些执行困境尚未可知。

从技术层面讲,要实现精准的年龄验证并非易事。虽然法案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必须通过“合理措施”验证用户年龄,像生物识别、政府身份系统对接或第三方年龄验证工具等,但现有技术存在诸多漏洞。比如人脸识别技术,很容易被未成年人通过一些手段绕过,他们可能借用家长账号,或者使用虚假信息注册,从而继续畅游在社交媒体世界。

再者,禁令一旦实施,如何监管境外平台也是一大难题。在全球化和网络无边界的背景下,想要完全阻止未成年人访问境外社交平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大量未成年人转向这些监管薄弱的境外平台,反而可能使他们暴露在更危险的网络环境中,面临更多未知风险。

争议声中,是保护还是限制?

对于新西兰拟出台的这一法案,社会各界看法不一,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支持者大多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他们深切感受到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认为禁令是保护青少年的必要手段。在他们看来,社交媒体上的不良信息和网络欺凌,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媒,能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减少外界干扰,让青少年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习和现实社交中。1News Verian民调显示,68%的新西兰选民支持效仿澳大利亚立法,女性及国家党支持者赞同率最高,足以见得民众对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和对法案的期待。

反对者则从不同角度提出质疑。一方面,他们认为禁令存在侵犯个人隐私的风险,强制年龄验证可能涉及生物特征等敏感信息收集,即便修正案禁止平台索取政府身份证件,但隐私泄露隐患依然难以消除。另一方面,从社会功能角度出发,社交媒体是偏远地区青少年获取信息、建立社交的重要渠道,全面禁令可能加剧数字鸿沟,导致这些青少年与外界脱节,阻碍他们的认知发展和社交拓展。特别是18 - 34岁男性,他们中22%持反对态度,或许与自身对社交媒体的依赖以及对青少年自主权的看法有关。

新西兰拟禁止16岁以下人群使用社交媒体这一举措,是在数字时代下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大胆探索,虽初衷值得肯定,但在执行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和争议。这不仅是新西兰一国面临的问题,更是全球在数字治理领域共同面临的难题。未来,该法案能否顺利通过并有效实施,以及如何在保护青少年与保障公民权利之间找到平衡,我们拭目以待,也期待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

来源:起名陌幕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