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政府近期一系列激进的关税政策,正在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导致美国股市、债市、汇市出现罕见的“三杀”局面。这场金融动荡的核心,在于美国长期国债市场的剧烈波动,这一异常现象不仅暴露出美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更引发全球对美国经济前景和美元霸权地位的
Moneta Markets 亿汇每日新闻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级
美国政府近期一系列激进的关税政策,正在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导致美国股市、债市、汇市出现罕见的“三杀”局面。这场金融动荡的核心,在于美国长期国债市场的剧烈波动,这一异常现象不仅暴露出美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更引发全球对美国经济前景和美元霸权地位的深度担忧。
这场金融风暴的导火索,直指美国政府近期不断升级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犹如一记重拳打在了美国经济最脆弱的部位。高盛集团最新发布的重量级报告也警告,特朗普激进的关税政策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正在形成致命组合,不仅削弱投资者信心,更威胁到美元长期以来的全球主导地位。
深入分析这场金融动荡的成因,美国国债市场的异动堪称关键所在。国债收益率飙升的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当其冲的是关税政策引发的经济再通胀预期。这种预期导致美联储降息空间收窄,成为推高长期国债收益率的主要推手。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国债市场特有的结构性风险正在加速暴露。过去盛行的高杠杆基差交易在收益率单边飙升的情况下被迫平仓止损,导致国债现货价格暴跌,进一步推高长期利率。这种带有明显金融霸凌色彩的政策建议,已经严重侵蚀了美国作为全球安全资产提供者的声誉。外国主权投资者正在用实际行动表达他们的担忧,减持美债或暂停新增购买,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
美国政府偿债负担加剧
这场危机正在形成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债券利率上升直接加重了美国政府的偿债负担,在大量国债即将到期的背景下,续发国债的成本将显著提高,进一步恶化财政赤字状况。
高盛高级货币策略师在报告中指出,美国独特的回报前景曾是美元强势估值的原因,但如果关税持续压低美国公司利润率和消费者实际收入,就可能彻底破坏强势美元的核心支柱。这一分析直指问题的本质,美国正在通过贸易政策亲手摧毁支撑美元霸权的经济基础。
市场避险情绪主导
当前的市场反应已经呈现出明显的避险特征。投资者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美国国债的替代品,那些具备充分流动性、较高收益和足够规模的安全资产,成为资金追逐的新目标。
从更宏观的视角观察,这场危机标志着全球经济格局可能正在发生深刻转变。高盛报告特别强调,当美国对难以替代的关键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时,外国定价权的增加意味着美国将不得不通过货币贬值来消化更高的进口成本。
历史经验表明,货币霸权的衰落往往始于信心的流失。当前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态度转变,不仅反映了对短期政策的担忧,更包含了对美国长期经济治理能力的质疑。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关税政策破坏全球供应链,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金融手段强制维持美元地位,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正在加速消耗美国的金融信誉。正如市场观察人士所指出的,当安全资产不再安全,当储备货币成为政治工具,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构就将不可避免。
展望未来,美国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可能才刚刚开始。如果长期国债收益率继续攀升,不仅会加重政府债务负担,还将挤压企业融资空间,抑制经济增长动能。而美元持续贬值虽然短期内可能改善贸易逆差,但长期来看将削弱其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动摇美国金融霸权的根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这场由美国自身政策引发的金融动荡,很可能成为重塑21世纪国际金融秩序的重要转折点。
其他数据、会议及事件概览
美国经济数据:本周三将公布首季GDP、3月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等。
中国经济数据:本周三将公布4月官方制造业、非制造业PMI,以及财新制造业PMI。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报道称苹果将把售美iPhone生产移往印度。
沪上阿姨:在港上市拟发行241万股H股(视乎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定价区间介于95.57港元/股至113.12港元/股。预期5月6日定价,5月8日开始在港交所交易。
(请注意: Moneta Markets 亿汇信息目前仅针对非中国大陆区域的华文投资机构和个人,且仅提供参考价值,不具备任何现实层面指导意义。)
#美国 #美元 #关税 #债券
来源:鲲圭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