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发余姚的一段网红公路,5月2日,一辆摩托车在该路段车道上正常靠右行驶,一辆深色保时捷跑车从左侧逆行车道借道超车。为避开对面正常行驶的白色轿车,跑车又迅速进入顺行车道,结果将正常行驶的摩托车撞倒于路边排水渠。
五一假期发生的两起事故,收假之后依然热议不断。一起发生在山东山东滕州,司机醉驾,造成6人死亡,事故极其惨烈。
一起发生在浙江余姚。据极目新闻报道,事发余姚的一段网红公路,5月2日,一辆摩托车在该路段车道上正常靠右行驶,一辆深色保时捷跑车从左侧逆行车道借道超车。为避开对面正常行驶的白色轿车,跑车又迅速进入顺行车道,结果将正常行驶的摩托车撞倒于路边排水渠。
这起事故并未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但事故发生后,车主的一个举动却引发网络关注。网传视频显示,事发后车主从跑车驾驶室下来,未第一时间查看摩托车驾驶员情况,也未拨打电话报警和叫120救护车,而是淡定地从车尾牌照位置摘下一块黄色车牌样物体,然后再打开左侧后车门,取出一块蓝色车牌到车尾进行安装。
5月5日,余姚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称,司机周某因涉嫌危险驾驶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警方表示,肇事司机起初安装的是一块车牌模样的黄色装饰牌。事故发生后,周某拿出随车携带的原车车牌进行粘贴安装。
也就是说,肇事司机起初以假车牌上路,出事之后再拿出原车车牌,企图蒙混过关。案情本身并不复杂,但事情到此,并未结束。
相关视频在网络传播后,有多位网友爆料称,该车辆在2024年8月还曾发生闯红灯致两人死亡的交通事故,相关传闻再次引发网络关注。6日晚,宁波警回应称,经调查核实,周某之前未有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其车辆于2024年10月8日上牌,与网传2024年8月的舟山撞人事故并无关联,并且两辆车为保时捷的不同型号。
按照网传故事版本,同一辆车,一年前发生闯红灯致两人死亡的交通事故,逃脱法律制裁,一年后再次危险驾驶,无疑让人愤怒。但事实证明,车辆型号不同,时间点对不上,两起事故并无任何关联。
宁波警方的通报,让谣言不攻自破。谣言不是获得真相合理、合法的手段,在公共场合散布虚假信息,属于违法行为,当然也会付出相应的法律代价。但就事论事,围绕这起事故的谣言之所以得到广泛传播,被大量网友接受,背后的社会心理同样值得反思。
整个事件中,“保时捷”无疑是一个关键词,它是一种财富象征,也是一种身份标签,特定情形下,甚至会转化为一种特权符号。
肇事司机的种种表现,可以用“诡异”来形容,在车流量较大的网红路段高速飙车,撞人之后,不是第一时间查看伤者情况,打电话报警,而是更换车牌。这一系列事后处理中,所表现出来的平静、麻木和淡然,让人既惊讶又恐惧。
惊讶的是,如此漠视生命和公共安全,这不是正常人和正常的司机在交通肇事之后的正常反应。恐惧的是,这是不是一个惯犯?从他熟练切换真假车牌的举动来看,似乎是早有准备,应对这样的突发情况,自信可以通过这种反常操作,逃脱法律制裁。更关键的是,在非正常的行为背后,是不是有超乎想象的人脉和背景,让他在出事之后保持淡定?这一切的猜测和质疑,都让保时捷曾经发生致两人死亡的的谣言,获得了逻辑上的合理性。
两起交通事故,成为近期热点,因为它关乎公共安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安全重于一切,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尊重法律、尊重规则,应该是所有人、每一个司机的行为底线。而在事故发生后,职能部门及时的信息公开,既是良好的普法和安全教育,也是防止谣言和虚假信息传播的最好办法。
来源:吴龙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