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唐诗坛上,白居易以其平白如话的诗歌,硬是跻身于唐朝的三大诗人之列,而其深情而质朴的诗篇,更是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心。
在大唐诗坛上,白居易以其平白如话的诗歌,硬是跻身于唐朝的三大诗人之列,而其深情而质朴的诗篇,更是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心。
到了晚年时,白居易退隐于洛阳城南一片幽静的竹林小筑中。在这样幽寂的园林之中,你体会得到“一勺水便是江湖万里,一峰石即如太华千寻”的妙处。
在这样的竹海树影、忽隐忽现的楼阁建筑之中,你虽看不到流觞绕水,却也看得到茂林修竹,映带左右,更看得到“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所以,退隐到这里的白居易,看待万物更加的明了,看待人世更加的通透,写起诗来也更加的超然洒脱。
比如这时他所写《问皇甫十》便是其中的一首,它道尽了人生的境界,其通透之感,甚至超越了王维某些诗中的禅意。
白居易的这首《问皇甫十》,全篇诗句虽看似平白如话,可它实则蕴含了诗人六十年来宦海生涯的智慧精髓。
除此之外,这首诗中的人生哲理,则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现代人迷茫的心灵探索之路,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一首诗:
问皇甫十
唐•白居易
苦乐心由我,穷通命任他。
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
荣盛傍看好,优闲自适多。
知君能断事,胜负两如何。
在这首诗开头两句“苦乐心由我,穷通命任他”中的“苦乐”,指的是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痛苦与欢乐;“穷通”则指的是我们生命当中所遇到的贫贱与显达。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这样的含义:“人生之中有千种乐,万种苦,不过到底是苦还是乐,则完全取决于每一个人的看法与心态。”
“而在一个人的生命当中,是贫穷还是富贵,是通达还是困厄,则是由命运决定。我们能做的事就是尽力打拼,而成与不成,则应顺其自然。”
这样的人生态度,正如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一首歌中所说的那样:“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因此,做好自我,其他的就交给命运去决定吧,事情成了,就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不成则继续自勉,正所谓“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展露出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使得这两句诗词宛如金石掷地,字字铿锵。
第三四句“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中的“张翰”指的是西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素以豪饮著称。诗人在此处是借张翰之名,描绘自己饮酒时的那种酣畅淋漓。
而“接舆”指的则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他佯狂避世,实际上追求的却是淡泊名利与精神的自由。
这两句的意思即是,人一旦慢慢坐下来开怀畅饮,就该像如张翰那般酣畅豪迈;一旦行走起来,就应该像接舆那般洒脱高歌。
在这两句诗中,白居易借魏晋名仕张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的典故,说明人生应该洒脱豪迈,不囿于情的人生态度。
而在后面一句中的“行唱接舆歌”,则引用了楚国狂人接舆佯狂遁世的逸事,说明人生应该抛开世事的缠绕,活出自我的风格。
这两句彰显了诗人洒脱不羁、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此般生活,既是对美好时光的尽情享受,也是对心灵自由的执着追求。
而这种“苦乐随心”的哲思,在诗人的很多诗中皆有体现,比如在他的《闲居》中,他就这样写道:
深闭竹间扉,静扫松下地。
独啸晚风前,何人知此意。
看山尽日坐,枕帙移时睡。
谁能从我游,使君心无事。
而这种追求放飞自我,追求心灵自由的心态,并非是诗人消极的自我安慰,而是诗人在经历了岁月磨砺后得出的一种豁达洞明。
第五六句“荣盛傍看好,优闲自适多”中的“荣盛”,指的是世人皆向往和追求的荣华富贵,而这两句的意思即是:
世间的荣华富贵虽然诱惑极大,但是对我来说,却是难入内心,因为只有悠然自得的生活,才能令我心动,才能令我心向往之。
这两句透露了诗人对浮世繁华的超然态度。荣华富贵,对于诗人而言,不过是身旁的流云,淡然处之,不为之所动。
不但不为之所动,诗人还觉得,应该在宁静中寻得真正的自我。此等淡泊心境,恰似高山之巅,清风徐来,尽显人生高远之境。
最后两句的“知君能断事,胜负两如何”意思即是:我深知你是一个通达知理,明辨是非的人,既然如此,那人生中的是非得失、成败荣辱,又何须去计较呢?
这最后两句的“知君能断事,胜负两如何”不仅是诗人对友人的由衷赞美,更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洞察。
作者深知友人能够明辨是非、果断处置事务,同时亦明了成功与失败乃是人生的常事,所以世间一切事,我们都需以平常心视之。
这样的态度彰显了诗人的豁达与超脱,也为读者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与启示。
一首《问皇甫十》读完,我们能够从此诗简洁的语言中,读出此诗那悠长的意韵,读出诗人那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淡泊的生活态度。
而在这样的人生哲理和淡泊的生活态度中,每一句诗都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邃洞察以及对命运的从容接纳。
同时,我们也能读出诗人对自由与超脱人生的向往。它映射出作者崇高的精神世界。
因此,白居易的这首《问皇甫十》不仅是白居易诗歌中的精品佳作,更是一篇富含了人生智慧的箴言美篇。它充满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充满了对后世的无尽启迪。
它让读者在品味此诗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诗人的那种人生境界,感受到了诗人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思考,点醒了无数梦中人。
*文中所有图片皆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
来源:喵妹下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