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日,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行政法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明确划定了摄像头安装的“禁区”,并对个人安装监控设备提出新要求。
2025年4月1日,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行政法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明确划定了摄像头安装的“禁区”,并对个人安装监控设备提出新要求。
这些区域禁止安装摄像头!
《条例》明确禁止在以下涉及隐私的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
1. 旅馆客房、民宿包间:防止偷拍住客隐私;
2. 学生宿舍、单位内部休息室:保护集体生活隐私;
3. 公共浴室、卫生间、更衣室、试衣间:杜绝隐秘空间被窥视;
4. 其他可能拍摄他人隐私的区域:如安装后能窃听或窥探的场所。
酒店、民宿等经营管理方若未履行检查义务导致偷拍设备存在,将承担法律责任。
家门口装摄像头,合法但有“红线”!
个人在非公共场所(如家门口)安装摄像头虽未被禁止,但需严守“不侵犯他人隐私”的底线:
角度与范围:镜头不得对准邻居门窗、必经通道等私人领域,若拍到人脸或出入轨迹,可能涉嫌侵权。法院判例显示,摄像头若覆盖邻居活动范围,可能被判拆除。
安装建议:提前与邻居沟通,调整角度仅覆盖自家门口;关闭自动追踪、录音功能;存储数据严格保密。
违规后果:非法安装或传播视频信息,最高可面临万元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公共安全与隐私如何平衡?
新规强调摄像头安装需遵循“必要、适度”原则,公共场所由政府部门统筹建设,杜绝重复浪费;个人安装则需兼顾安全需求与邻里权益。专家提示,发现违规摄像头可向公安机关举报,未设提示标识的设备也属违规。
来源:西风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