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四川达州公安网安部门破获两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揭露了不法分子如何利用“小恩小惠”诱骗群众交出手机号、验证码,甚至人脸信息,最终用于网络赌博、传销、涉黄等违法犯罪活动。
免费领面条、扫码送纸巾”——这些看似无害的街头活动,背后竟暗藏个人信息盗取的黑色产业链!
近日,四川达州公安网安部门破获两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揭露了不法分子如何利用“小恩小惠”诱骗群众交出手机号、验证码,甚至人脸信息,最终用于网络赌博、传销、涉黄等违法犯罪活动。
案例曝光:几包纸巾,换走你的“数字身份证”
案例1:肖某、杨某在菜市场、广场等地,以“扫码领餐纸”为诱饵,诱导2000余人提供手机号和验证码,随后以每条10-30元的价格出售给黑产平台,非法获利6.8万元。
案例2:李某等7人假借“免费送面条”活动,暗中窃取群众手机号、验证码及人脸信息,注册实名账号后以10-60元/个倒卖,最终被用于涉黄直播、恶意引流。
警方提醒:筑牢个人信息“五道防线”
1. 不扫陌生码:尤其是索要验证码、银行卡信息的二维码,99%是陷阱!
2. 不点可疑链接:“网页抽奖”“0元领红包”多为诈骗套路。
3. 不泄露验证码:这串数字比密码更重要,任何人索要都别给!
4. 定期自查:登录运营商APP,检查是否有陌生副号或异常业务。
5. 启用多重验证:支付、社交账号绑定人脸识别或硬件密钥。
“贪小便宜吃大亏!”达州网警强调,一条普通个人信息在黑市仅值几元,但被冒用后可能让你沦为诈骗帮凶,甚至背负法律风险。下次遇到“扫码领礼品”,请三思:这几块钱的东西,真值得用你的信息安全去换吗?
来源:宝藏女孩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