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米在加时赛战胜了巴萨,蓝黑军团艰难晋级欧冠决赛。外界都在赞扬小因扎吉的过人之处,在球队阵容厚度不是很好的时候,小因扎吉在三年内带队两次进入欧冠决赛,足以说明这位少帅的战术能力飞铲出色。然而前丹麦球星鲍尔森给国米“泼冷水”,他认为蓝黑军团晋级决赛有一些运气因素
国米在加时赛战胜了巴萨,蓝黑军团艰难晋级欧冠决赛。外界都在赞扬小因扎吉的过人之处,在球队阵容厚度不是很好的时候,小因扎吉在三年内带队两次进入欧冠决赛,足以说明这位少帅的战术能力飞铲出色。然而前丹麦球星鲍尔森给国米“泼冷水”,他认为蓝黑军团晋级决赛有一些运气因素在里面,至少从本场比赛而言,裁判有点“主场哨”的样子。鲍尔森提醒小因扎吉,还有很多局部因素也是国米击败巴塞罗那的关键所在——球童也有偏向性。国米落后的时候,场边的球童毫不犹豫丢球,给主队争取更多扳平比分的时间。
鲍尔森还谈到了另外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加时赛进行到下半场的时候,球童磨磨蹭蹭开球,以求为主队拖延时间。也就是说场边球童在丢球给双方球员的“约定”,说明他们也有偏向性,也会偏向于主队。所以鲍尔森提醒小因扎吉,国米到了决赛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毕竟本赛季的欧冠决赛在安联球场举行,场边捡球的球童都来自于拜仁的青训营。此前蓝黑军团淘汰了拜仁慕尼黑,南部之星的球童也有偏向性,估计偏向于国米的对手。本场比赛可谓一波三折,鲍尔森也承认,双方各踢了半场好球,所以他提醒小因扎吉——国米的中场防守有问题,巴雷拉的防守漏洞多。
在半场结束的时候,蓝黑军团以2-0领先于巴萨,大部分人觉得小因扎吉的队伍已经进入了决赛,下半程他们应该采取严防死守的模式。到了下半场,小因扎吉体系的确开始收缩,恰尔汗奥卢、姆希塔良和巴雷拉也参与到防守当。事实证明,这三位典型的攻击型中场球员不擅长防守,对方在下半程开始阶段的两粒进球,与巴雷拉这边有关,至少在防守的层面,这位意大利球星的漏洞很多。而且鲍尔森还“马后炮”的表示,如果小因扎吉体系在下半程保持攻势,国米不一定能够继续取得进球,但是至少可以让巴雷拉等人投入到进攻当中,增加了球权,避免展现防守方面的漏洞。
而且这些中场球员在防守方面的缺点,一时半会儿改不了,所以到了决赛的时候,不管蓝黑军团领先还是落后,小因扎吉都要让巴雷拉等人攻出来。下半场开始阶段的防守崩盘让国米球迷意识到,这支球队的中场防守隐患远比想象中严重。当巴萨球员如潮水般涌向巴雷拉镇守的右肋部时,这位以跑动见长的意大利国脚显得手足无措——他总能在进攻端送出精妙直塞,却在防守选位时频频出现致命失误。转播镜头捕捉到的第三个失球尤为典型,德容一个简单的变向就让他失去重心,随后从容分球造就了莱万的进球。
鲍尔森的提醒并非危言耸听。在欧冠这样的顶级赛事中,细节往往能成为胜负手。球童的偏向性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可能影响比赛的节奏和心理博弈。当国米在诺坎普依靠球童的"助攻"赢得宝贵时间时,他们或许没意识到,这种主场优势会在决赛中彻底反转。安联球场的草皮下埋着更隐蔽的较量。拜仁青训营的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南部之星"的信仰,他们递球时的迟疑或迅捷,都可能成为干扰对手的武器。八分之一决赛被淘汰的怨气,将化作球童们指尖的战术——给曼城球员的球永远快如子弹,给国米的却要像慢镜头回放。这种心理施压比嘘声更致命,因为它披着无辜的外衣。
笔者球后也认为,小因扎吉需要给球员打预防针。当年穆里尼奥在诺坎普的雨夜就吃过球童的亏,巴萨小将故意把球藏进球网褶皱。如今蓝黑军团要准备的不仅是战术板,还得训练球员应对"非对称服务"——比如让替补席多备些用球,或是让边锋学会自己捡球。毕竟在敌人的领地,连空气都带着偏见,而冠军属于能驯服所有变量的团队。而且鲍尔森补充表示,不管国米在决赛的对手是巴萨还是阿森纳,这两家俱乐部都是技术型球队,并不是小因扎吉体系擅长应对的战术,所以蓝黑军团还要做好各种心理准备。
来源:易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