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一天,特朗普还在密歇根吼着要“给所有国家征税”,口气跟选前没两样;结果第二天一早,白宫新闻官改口:全球加税,暂停90天,唯一例外,中国。
这事儿来的太突然。
前一天,特朗普还在密歇根吼着要“给所有国家征税”,口气跟选前没两样;结果第二天一早,白宫新闻官改口:全球加税,暂停90天,唯一例外,中国。
政策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市场一时摸不着头脑。可有经验的老金融人,一眼就看出来了:不是政策变了,是债市出问题了。
全球加税,暂停90天
CNN那天的评论写得挺直白:“特朗普不是怕全球乱,是怕债市先倒。”你可以对所有国家征税,但你不能对债券市场发火。一旦资金开始跑,就不是调整政策这么简单了。
根据路透社4月9日晚间的盘中报告,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暴涨至4.82%,创下2023年银行危机以来的单日最大升幅。这种涨法,连美联储都要看一眼,因为它意味着市场不再愿意继续“接盘”。
更敏感的是,带头抛债的不是中国。
不是北京,是东京。
4月8日,路透社刊出一份资本流向月报,日本资金在3月最后一周净卖出9027亿日元的美国长期国债,这是2025年以来首次转为净抛售状态。同一时期,日本对海外股票的买入力度创新高,仅一周就买入超过2万亿日元的权益资产。
很多人以为这只是调仓动作,但金融圈都知道,日本这些大型机构不是靠新闻决定仓位,而是靠“判断风险”。
这些风险,不在东京,而在华盛顿。
一位东京资深交易员对彭博社表示:“我们看到的是美债风险开始不成比例地上升,而收益率并未补偿风险。”
这话说得很有分寸——不是政治抗议,是风险避险。可背后信号,却能震碎整个白宫的神经。
日本长期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之一,2025年初的持仓高达1.2万亿美元。它从不发声,从不高调,但每次关键节点的操作,总是能精准踩住美国财政部的脖子。
日本抛售美债迫使特朗普暂停关税政策?发帖者系福克斯商业频道资深记者。
福克斯商业台主播查尔斯·加斯帕里诺在4月10日节目中转述华尔街消息人士的说法时提到,这次抛售美债的并非国家行为,而是某家日系大型金融机构,“他们并不想发出什么信号,只是为了补亏损。”那天,这家机构持仓的美股遭遇连续暴跌,平仓不及,只能抛出美债拆补。
可问题是,一旦有人开始跑,其他人就会跟进。
彭博社分析团队在随后的报告中称,债市这波波动不是短期情绪,而是“风险偏好系统性转变”。所有做固定收益的人都明白一个逻辑:如果一个国家的政策可以一夜之间翻转,那它的债券,就不再是“避风港”。
特朗普也明白这一点。
美国目前债务总额36.2万亿美元,2025年预计财政赤字将突破1.7万亿,仅利息支出一项就可能达到1.2万亿。财政部需要不断借新债填旧债,平均每45天就要发一轮中长期债。如果这时候市场利率突然飙高,哪怕一个百分点,美国财政的利息支出就要多出几千亿,别说搞“制造业回流”,连社保都要推迟发工资。
所以,这次暂停关税政策的本质,并不是策略调整,而是被市场倒逼。
他嘴上当然不会承认。他对记者说:“我是个灵活的人,我不跟墙硬碰硬。我会从墙下钻过去,或者从旁边绕过去。”
【美债被大量抛售】
听起来像战术,实际就是认怂。
而更让华尔街傻眼的是,特朗普刚暂停完关税几个小时,财政部更新的文件显示:部分产品的关税税率,其实是超过125%。你以为他踩了刹车,结果是换了档位。
于是,纳指当天先涨400点,再倒跌350点。不是交易员反应慢,是政客政策太快。
有人说,是中国在背后拉了什么动静?其实这次,北京很安静。没有新回应、没有制裁、没有外交动作。但东京却“用脚投票”了。
这就是特朗普没想到的。
日本,这个几十年来对美国最“言听计从”的盟友,这次既没有公开反对,也没有联合声明,只是通过几笔交易,打穿了特朗普的底线。
这就好像一个家庭聚会里,最守规矩的亲戚,突然把你信用卡刷爆了。你不能怪他不懂事,因为他只是觉得你不安全了。
资本不是亲戚,它没有忠诚,只有信心。
【日本昨天否认,今天拿出来吹牛了】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暂停全球加税,不是因为政策成熟了,不是因为团队理性了,而是因为债市开始说“不”。
你可以把全世界的商品都加上税,但你不能把资本市场的信心加到你账户上。
特朗普这回,是被债券市场拽着衣领往后拉了一步。谁动的手?不是中国,不是欧盟,而是日本——用最静默的方式,砍了一刀最致命的位置。
这,就是现在的国际规则:嘴上说得再响,不如市场上少买一笔。
来源:自在明月7X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