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奶茶成为越南年轻人的新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5 05:22 2

摘要:在河内大学城,每到傍晚,上百名学生挤进一家名为“TocoToco”的奶茶店,只为抢购一杯限量的“黑糖波波鲜奶”。店员忙得满头大汗:“这款中国配方奶茶每天卖500杯,不提前预约根本买不到。”从胡志明市的豪华商圈到岘港的夜市小摊,中式奶茶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越南。蜜

在河内大学城,每到傍晚,上百名学生挤进一家名为“TocoToco”的奶茶店,只为抢购一杯限量的“黑糖波波鲜奶”。店员忙得满头大汗:“这款中国配方奶茶每天卖500杯,不提前预约根本买不到。”从胡志明市的豪华商圈到岘港的夜市小摊,中式奶茶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越南。蜜雪冰城两年内在越南开店超400家,喜茶门店单日销量突破1500杯,本土品牌甚至为争夺“最正宗中国味”大打广告战。一杯奶茶为何能撬动越南年轻人的心?背后是文化、经济与消费心理的精准配合

一、现象:越南街头的中式奶茶“狂潮”

1. 中国品牌“碾压式”扩张

蜜雪冰城:凭借“2万越南盾(约6元人民币)一杯”的低价策略,在河内、胡志明密集铺店,学生党称其为“续命神器”。

喜茶:高端路线突围,一杯“多肉葡萄”售价8万盾(约23元人民币),仍被白领疯抢,有人甚至跨城代购。

本土跟风潮:越南老牌茶饮Phúc Long紧急推出“黑糖珍珠奶茶”,销量暴涨300%;连锁店TocoToco将30%菜单改为中式奶茶,店员需培训“中文配料发音”。

2. 社交媒体引爆“奶茶社交”

TikTok上话题#trasuaTrungQuoc(中国奶茶)播放量突破5亿次,年轻人拍“奶茶开箱视频”,比拼谁集齐更多中国品牌杯套。

-越南网红Chang奶茶专门探店中式奶茶,一条“测评蜜雪冰城 vs 喜茶”的视频获200万点赞,评论区变成“甜党”与“茶党”的战场。

3. 从饮品到文化符号

河内一家奶茶店推出“汉越双语菜单”,杯身印着“奶茶(trà sữa)”的汉字,店员说:“年轻人觉得写汉字更时髦,甚至有顾客要求用中文喊号。”

二、越南年轻人“上头”的三大原因

1. 文化共鸣:汉字与茶基因的天然亲近

语言优势:越南语中“奶茶”叫trà sữa,与中文发音高度相似;配料如“珍珠(trân châu)”“奶盖(kem phô mai)”直接使用汉越词,零门槛理解。

历史纽带:越南茶文化本就源自中国,年轻人对“乌龙茶”“茉莉花茶”等中式茶底有天然好感。22岁的河内大学生Minh说:“喝中国奶茶时,我总会想起爷爷喝的福建铁观音。”

2. 极致性价比

价格锚定:一杯奶茶≈两杯越南冰咖啡(cà phê sữa đá),却提供更丰富的体验感。胡志明市打工族Lan直言:“在写字楼端一杯喜茶,比拎星巴克更有面子,价格却只要1/3。”

供应链降维打击:中国品牌将“中央厨房+本地化采购”玩到极致。蜜雪冰城从云南直供茶叶,在越南建厂生产珍珠,成本比本土品牌低40%。

3. 社交货币:奶茶成身份标识

颜值经济:分层渐变的“星空葡萄”、会挂壁的“黑糖脏脏茶”,满足年轻人“拍照—修图—发Ins”的社交刚需。

圈层认同:河内奶茶圈流行“暗号文化”,点单时说“去冰三分糖”代表资深玩家,能准确念出“芝士芒芒”(phô mai xoài)中文发音的更受追捧。

三、中式奶茶的“三重暴击”:为何越南人无法抗拒?

1. 口感碾压:越南传统饮品的“致命缺陷”

- 越南传统甜饮chè(椰奶杂冰)甜腻单一,而中式奶茶提供“茶底+小料+奶盖”的无限组合。西贡美食博主Hương对比测评:“一杯‘芋泥波波奶茶’有5种口感,价格只比chè贵5000盾,年轻人当然选奶茶。”

2. 精准营销

混搭越南元素:蜜雪冰城推出“越南咖啡奶茶”,喜茶联名本地芒果品牌,用“中国配方+越南原料”打消文化隔阂。

营销方式:蜜雪冰城将中文神曲《你爱我我爱你》改编成越南语版,魔性旋律让品牌认知度飙升。

3. 奶茶店成“第三空间”

中国品牌把奶茶店打造成社交据点:

学生党在蜜雪冰城边喝奶茶边写作业,蹭免费WiFi和空调;

上班族在喜茶门店商务洽谈,称其为“平价版星巴克”;

情侣约会必打卡“网红奶茶店”,因为“灯光适合自拍”。

从越南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中式奶茶店就能看出,中华文化对越南的影响之深。近年来,随着中越两国在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的

交流不断深化,双方的关系愈发紧密。

在文化领域,除了中式奶茶,中国的影视、音乐、传统习俗等在越南也广受欢迎,这些都成为了增进两国民众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这一系列的积极变化,不仅体现了中越关系的日益升温,也彰显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正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与各国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来源:武汉漫游计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