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害怕中国的不是经济和军事实力,而是这四个方面,令美忌惮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23:08 2

摘要:在人工智能(AI)、5G、量子计算这些前沿技术上,中国的发展速度快得有点吓人。5G技术上,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华为、中兴这些企业,手握一大堆5G专利,全球基站建设市场份额占了半壁江山。

美国是全球老大,经济总量第一,军事实力也无人能敌;

而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GDP全球第二,军队现代化进程也挺快。

但美国真正忌惮的,不是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是另外四个方面。

在人工智能(AI)、5G、量子计算这些前沿技术上,中国的发展速度快得有点吓人。5G技术上,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华为、中兴这些企业,手握一大堆5G专利,全球基站建设市场份额占了半壁江山。

中国企业在5G相关专利上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这可不是小事,5G不仅是通信技术,还关系到未来的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一大堆产业。

我国在AI算法、算力和数据上都有天然优势。

清华大学发布的KQE模型,直接在全球AI圈掀起了波澜,连美国科技媒体都不得不承认,中国AI技术已经不再是“跟跑”,而是开始“并跑”甚至“领跑”了。

还有量子计算,中国科学院的“九章”量子计算机,2020年就实现了“量子优越性”,比谷歌的还要快10亿倍。这些突破,直接让美国科技界坐不住了。

美国一直觉得自己是科技领域的“带头大哥”,从互联网到芯片,再到航天技术,全球都得跟着它的节奏走。

但现在,我国在这些关键领域的追赶,让美国感到了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2021年的一份报告里就提到,中国在科技上的崛起,可能让美国失去对全球技术标准的控制权。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美国没少下狠手。2018年开始,美国就对华为实施制裁,限制它买美国芯片和技术;2020年,又把一大堆中国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我国自己搞出了“鸿蒙”系统,还在芯片领域加大投入,像中芯国际这样的企业也在慢慢突破技术瓶颈。美国越是使劲压,我国越是憋着一股劲往前冲,这让美国更慌了。

美国怕的不只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带来的连锁反应。一旦中国在核心科技上站稳脚跟,全球产业链可能会重新洗牌。

美国企业可能会更依赖中国技术,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也会向中国倾斜。

更重要的是,科技实力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像AI和量子计算这些技术,未来可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一份报告就警告,如果中国在这些领域全面超越,美国的军事优势可能会被削弱,这才是美国最担心的。

我国这几年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简直是开了挂。

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了“一带一路”,涉及的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铁路、港口、能源管道这些项目,直接把我国的影响力铺到了亚非欧三大洲。

中欧班列,2022年一年就开了1.6万列,把中国的货物送到欧洲的每个角落。

还有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这些地方现在都成了中国连接世界的桥头堡。

美国一看这架势,心里不是滋味。因为这些项目不光是经济合作,还带着我国的软实力输出,像文化交流、技术标准这些东西,都在悄悄改变当地的游戏规则。

除了“一带一路”,我国在国际组织里的地位也在蹭蹭上涨。

联合国里,我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维和部队出兵最多,2023年还拿下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领导权。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地方,我国的投票权也在稳步增加。

反观美国,这几年有点“退群”成瘾,退出TPP、巴黎协定,甚至连UNESCO都说退就退。这种对比,让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更突出。

美国担心中国在这些平台上推动的规则,可能不完全跟美国唱一个调。我国提倡的多边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跟美国单边主义的路子完全不一样。

还有一点,美国怕中国的影响力不只是硬实力,还有软实力。

中国这些年在文化、教育上的输出也不少,像孔子学院、春晚全球直播,甚至连短视频平台TikTok都成了全球爆款。

这些东西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很多人对中国的看法。

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非洲和拉美国家对中国的好感度明显高于美国。这让美国有点慌,觉得自己文化霸主的地位也在动摇。

我国的制度执行力是真的强,看看新冠疫情时期,2020年武汉封城76天,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硬是把病毒控制住了。

反观美国,疫情初期乱成一团,联邦和州政府互相甩锅,到2023年累计死亡人数超过百万。这种对比,美国自己都看在眼里。

我国2013到2020年,8年时间让近1亿人摆脱了贫困。这在西方国家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美国《外交政策》就发文说,中国的制度在应对大危机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和动员能力,这让美国有点自愧不如。

美国最怕的,其实是中国的制度模式被其他国家学去。

美国一直推销自己的民主制度,觉得这是普世价值。

现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一看,中国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路子,能快速搞发展,还能保持稳定,就开始动心思了。

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亚洲的越南,这些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中国的经验。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就曾说,如果中国的制度模式成了“全球样本”,美国的意识形态影响力会大打折扣。

这对美国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因为一旦民主制度的吸引力下降,美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号召力都会跟着缩水。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自己家里的制度问题越来越多。政治极化、种族冲突、国会扯皮,这些年美国内部乱象频出。

2021年国会山骚乱,直接让全球看傻了眼。反过来,我国社会稳定,经济还在稳步增长,这种对比让美国有点下不来台。

我国有14亿人口,光是消费者基数,就能撑起一个超级市场。

我国的零售总额超过44万亿元人民币,差不多6.5万亿美元,稳稳全球第二。

而且随着中产阶级崛起,我国的消费能力还在快速升级。

这对全球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美国公司也不例外,像苹果、耐克、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占了他们全球营收的20%到30%。

美国担心的是,中国市场这么大的吸引力,会让美国企业在对华政策上跟政府唱反调。

除了消费市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里的地位也让美国离不开。

中国的制造业能力全球第一,从手机到汽车零部件,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完全绕开中国。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6%以上。像芯片短缺的时候,美国企业还得求着中国供应商加班加点。

美国政府虽然喊着“脱钩”,但真要脱钩,成本高得吓人。

美国商会的一份报告就说,如果跟中国全面脱钩,美国企业可能损失高达1.6万亿美元。这让美国在制定对华政策时,不得不掂量掂量。

更长远来看,中国市场的潜力还没完全释放。城市化还在推进,内陆省份的消费能力也在崛起。

世界银行预测,到2035年,中国可能会贡献全球30%的新增消费需求。

这意味着,未来的全球经济重心可能会进一步向中国倾斜。

美国怕的是,中国靠着这个市场优势,把更多的国家、企业拉进自己的经济圈,削弱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权。

美国害怕中国的,不是经济和军事实力,而是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国际影响力、制度优势,还有人口红利和市场潜力。

当然,中美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

两国在竞争的同时,也有合作的空间。未来的关键在于,双方能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既维护自己的利益,又不让冲突失控。

凤凰卫视评论员石齐平观点,www.163.com,2023-11-25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