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30日,公安部网安局通报称,针对近期“登顶泰山奖金最高3万”的网络谣言,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编造、传播不实信息的陈某娜、谭某利等5人作出行政处罚及批评教育。该谣言一度引发网民热议,误导大量游客前往泰山景区,严重扰乱当地旅游秩序和社会公共安全。
#爆料#2025年4月30日,公安部网安局通报称,针对近期“登顶泰山奖金最高3万”的网络谣言,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编造、传播不实信息的陈某娜、谭某利等5人作出行政处罚及批评教育。该谣言一度引发网民热议,误导大量游客前往泰山景区,严重扰乱当地旅游秩序和社会公共安全。
事件始末:虚假信息如何引爆网络
1. 谣言源头
经公安机关调查,26岁的陈某娜为吸引短视频平台流量,于4月3日至18日期间编造“登顶泰山可获3万元奖金”的虚假信息,并发布至某短视频平台。其内容声称该活动由泰山景区官方授权,实则景区从未组织或委托任何机构开展此类活动。
2. 二次传播扩大影响
随后,谭某利(41岁)、刁某杰(21岁)、孙某茹(39岁)、曲某芹(62岁)等人为蹭热度,对谣言内容进行修改并转发至多个社交平台,导致虚假信息进一步扩散。部分网民信以为真,甚至组织登山团队前往泰山,造成景区短期内人流激增,管理压力陡增。
3. 警方快速介入
泰山景区与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联动核查,确认信息不实后,立即锁定涉案人员。4月30日,属地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对编造谣言的陈某娜、谭某利处以行政处罚,对传播者刁某杰等3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删除全部不实内容。
法律分析:谣言为何触犯红线
1. 扰乱公共秩序
该谣言通过虚构“官方授权活动”,诱导网民非理性聚集,不仅干扰景区正常运营,还可能引发踩踏等安全事故。公安机关定性其行为“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2. 法律后果明确
- 行政处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散布谣言者可被处5-10日拘留及罚款;情节较轻者则面临5日以下拘留或罚款。
- 刑事责任风险:若谣言导致严重后果,如大规模公共安全事件,造谣者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同类案件警示:流量追逐背后的代价
近期,多地公安机关通报多起网络谣言案件,凸显类似违法行为的普遍性:
- 威海新机场停建谣言:网民邹某为博眼球编造“威海新机场停建”不实信息,被行政拘留5日。
- AI生成虚假案件:杭州谢某某利用AI工具捏造“滨江区恶性刑事案件”,被警方行政处罚。
- 嫁接视频煽动恐慌:武汉彭某某为泄愤拼接“物业人员冲撞幼儿园”视频,引发社会恐慌后被查处。
总的来说,“登顶泰山奖3万”谣言的查处,再次为流量至上的网络行为敲响警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守住法律与道德的底线,才是对个人与社会负责的态度。
来源:于小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