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底,一场看似荒诞的“追星投喂”行动,让重庆荣昌卤鹅一夜爆火。重庆荣昌草根博主林江,带着家乡的非遗美食荣昌卤鹅,跨越五座城市,五次向美国网红“甲亢哥”投喂。蹩脚的英语、执着的神情,搭配“甲亢哥”直播中“想打包带走”的夸张反应,瞬间点燃全球网友热情。
荣昌卤鹅大火的背后:流量才是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必杀技?
2025年3月底,一场看似荒诞的“追星投喂”行动,让重庆荣昌卤鹅一夜爆火。重庆荣昌草根博主林江,带着家乡的非遗美食荣昌卤鹅,跨越五座城市,五次向美国网红“甲亢哥”投喂。蹩脚的英语、执着的神情,搭配“甲亢哥”直播中“想打包带走”的夸张反应,瞬间点燃全球网友热情。一夜之间,荣昌卤鹅火爆出圈,线上订单量暴增105%,多家店铺甚至卖断货 。
这一现象级事件,不禁让人思考:在当今时代,流量是否就是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必杀技?
不可否认,流量为荣昌卤鹅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销售数据来看,短时间内订单量的爆发式增长,让荣昌卤鹅的市场认知度呈几何倍数提升,不少原本对荣昌卤鹅闻所未闻的消费者,纷纷下单尝鲜,这是流量带来的直接红利。而且,流量还吸引了更多的关注目光,促使媒体竞相报道,行业专家深入分析,进一步扩大了荣昌卤鹅的影响力。荣昌区政府也敏锐捕捉到流量背后的经济价值,迅速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产业发展,从保障原料供应、提升物流速度,到举办美食节、打造旅游线路,形成了“政府+民间”的协同效应。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流量能够快速聚焦大众目光,打破地理标志产品原本的地域限制。就像柳州螺蛳粉,借助网络平台的传播热度,从广西柳州的街头小吃,摇身一变成为风靡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的网红美食,年销售额达百亿元,带动了当地螺蛳粉产业从原材料种植、加工生产到销售、物流等全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还有陕西的周至猕猴桃,通过电商直播等流量渠道,拓宽了销售范围,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这一地理标志产品,推动了当地猕猴桃产业不断壮大。
然而,将流量视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必杀技,未免过于片面。流量虽然能够带来一时的热度,但地理标志产业的长远发展,不能仅靠流量支撑。
品质与文化才是地理标志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荣昌卤鹅之所以能在流量的助推下大放异彩,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身过硬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选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荣昌白鹅”为原料,肉质鲜嫩、脂肪含量低。卤制工艺传承300余年,融合川粤风味,卤料中还添加中药材,兼具美味与养生功效。这才是吸引消费者复购,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样,西湖龙井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其独特的“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品质,以及千年茶文化传承,才是其在茶叶市场屹立不倒的根本,流量只是让更多人知晓它的手段。
完善的产业体系是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当荣昌卤鹅爆火后,订单量的激增考验着整个产业的供应能力。从白鹅养殖到卤鹅加工,从包装运输到市场销售,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产业发展受阻。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产业体系,确保各个环节高效协同,才能接住流量带来的“泼天富贵”。例如,赣南脐橙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种植、采摘、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形成了成熟的产业体系,即使在没有大规模流量助推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发展。
再者,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也决定了地理标志产业不能单纯依赖流量。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不断变化,今天可能对某一地理标志产品趋之若鹜,明天就可能被新的产品吸引。这就要求地理标志产业持续创新,开发新的产品形式、拓展新的市场领域。比如,德州扒鸡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推出了即食装、礼盒装等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创新营销方式,如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跨界联名等,持续吸引消费者关注,而不是仅仅依靠某一次的流量爆发。
流量对于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而言,是强大的助推器,但绝非必杀技。地理标志产业要实现长远发展,需以品质为根本,以文化为内核,以完善的产业体系为支撑,以持续创新为动力。合理借助流量的力量,将其转化为产业发展的长期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实现地理标志产业的繁荣昌盛 。
来源:耀中品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