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从未远去,信仰就在脚下——2300 名师生徒步百里祭奠英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6 00:00 1

摘要:晨光中的六盘山还未完全苏醒,蜿蜒的队伍已经举着红旗出发了。2025 年 4 月 3 日凌晨 4 点 50 分,宁夏固原 2300 名师生再次踏上 54 公里的征程,他们的目的地是安葬着 390 多位英烈的任山河烈士陵园。这一走,就是整整 30 年。

晨光中的六盘山还未完全苏醒,蜿蜒的队伍已经举着红旗出发了。2025 年 4 月 3 日凌晨 4 点 50 分,宁夏固原 2300 名师生再次踏上 54 公里的征程,他们的目的地是安葬着 390 多位英烈的任山河烈士陵园。这一走,就是整整 30 年。

缅怀先烈

你知道吗?这场震撼人心的徒步始于 1995 年。固原二中教师韩宏带着 150 名学生第一次踏上这条路时,没有补给车,没有医疗组,孩子们背着干粮走了整整 7 个小时。当看到 18 岁烈士马维福的墓碑时,很多人当场落泪——课本里的英雄故事,突然变成了眼前冰冷的墓碑。

30 年过去了,这条路见证了太多感动。2023 届学生李娜在返程时脚掌磨出了血泡,老师要用车送她,她却咬着牙说:“当年红军长征走了两万五千里,我这点疼算什么?” 如今,福州三中的师生也跨省加入,让 “固原经验” 变成了全国现象。

你可能会问,54 公里徒步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太残酷了?看看这些细节:活动前一个月,学生们每天要完成 10 公里负重训练;医疗组 24 小时待命,家长志愿者沿途设置了 12 个补给点。最让人动容的是,到达陵园后,孩子们自发跪在地上,用毛巾擦拭每一块墓碑。

敬献花圈

这场徒步正在改变中国的思政课。宁夏大学开发的《血色任山河》VR 课程,让学生戴上眼镜就能 “穿越” 到 1949 年的战场;家长刘翠萍在陪走后说:“孩子们用脚步丈量的,是信仰的厚度。” 更让人惊喜的是,今年活动全网直播观看量突破 1 亿,“徒步祭英烈”话题播放量 14.5 亿次!

当然,争议也从未停止。有人质疑这是 “形式主义”,但看看这些数据:湖南茶陵的小学生连续 8 年徒步 17 公里祭奠先烈,河南获嘉的 1400 名师生走出了 “信仰之路”。教育部已经把 “徒步祭英烈” 写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全国正在掀起 “红色研学”热潮。

祭扫墓碑

这不是简单的体力挑战,而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当 2300 双脚印在六盘山间连成信仰的链条,当全国青少年通过 “云祭扫”触摸历史,我们看到的是红色基因的觉醒。那些在墓碑前流泪的孩子,那些在山路上搀扶同伴的身影,正在用行动回答: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传承?

朋友们,当我们在清明节刷手机、晒美食时,请记住:有这样一群孩子,用双脚丈量着先烈的精神高地。30 年的坚持,3 万双脚印,这是活着的烈士纪念墙。他们告诉我们:英雄从未远去,信仰就在脚下!

缅怀先烈

来源:迷妹的时尚日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