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门口的柜台还没收拾完,米铺的算盘还在响,孩子还在学堂里背着越南课本,转眼间:人,被撵上了路;地,被圈了;钱,被掏了;命,没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家没了,人散了,钱也没了——1978年,越南对华人的“清算”
家门口的柜台还没收拾完,米铺的算盘还在响,孩子还在学堂里背着越南课本,转眼间:人,被撵上了路;地,被圈了;钱,被掏了;命,没了。
这不是战争年代,这是和平时期,发生在越南南北统一后的第三个年头。
那些在越南生活了几代的华人,突然间被扣上了“非我族类”的帽子,全城贴着新法令,收音机里一天播好几次,街头贴的红纸上写着:限期登记,限期搬迁,限期自愿离境,否则后果自负。
1975年越南打完仗,一南一北终于合成一块。
可合着合着,越南领导人黎笋转了个弯,开始跟苏联走得近,跟中国这边越来越疏。
越南政府开始盘算起自家账本,发现南方经济全被华人撑着,粮食、布料、运输、零售,样样都干得红红火火。
那时候,华人商铺在堤岸区一条街连着一条街,金店多得数不过来。
越南人说着要搞社会主义改造,可说改就改的,都是华人的铺子和厂子先被“接收”了。
这事儿,从1976年开始就不对劲了,先是取消华人的双重身份,要大家选一个国籍。
你要是选中国,那就不算越南人,没户口、没票证、没工作。
你要是选越南,那得签字保证效忠国家,连以前挂着的祖宗牌位都让你摘下来。
你不签?那就算你自动放弃权利了。
越南北边的几个城市最早动手,拉警报、贴通告,一户户清查住址,说是“清理户籍”,其实谁都知道,目标是华人家庭。
有的人被通知搬去所谓的“新经济区”,结果一去就是荒山野岭,没水没电,连床都没有。
孩子哭,大人愁,粮票都不好使了,连煮饭的锅都被收走。
1978年春,又一波“政策”来了。
这回不是软的,是硬的。
越南政府说要“规范经济秩序”,限制华人从事的行业,一口气列出二十几项,什么粮食、运输、贸易、杂货、理发,连补鞋的活儿都给划进去了。
你不许干,干了就查封,查封完还要补税,补不上就坐牢。
很多人家干脆关了门,剩下的只好偷偷摆摊,可一旦被抓到,轻则罚款,重则关人。
那年夏天,越南政府开始大规模“疏散人口”,其实就是强制驱赶华人。
白天,军人挨家挨户敲门;晚上,卡车一车一车把人拉到边境。
有的人连家门都来不及关,有的人还在做饭,锅里的汤没喝上一口,锅就被砸了。
广西那边的边检站,每天都能看到成千上万的人涌过来,肩上扛的、手里提的,能带的都带来了。
有人背着老人,有人抱着孩子,走了几天几夜,鞋底都磨破了。
还有人躲在船底下,从海上漂过来,一下船就饿晕过去。
那些船,有的在半路翻了,有的被海巡拦住了,有的压根没到岸。
那段时间,中国南方几个省临时设了几十个难民营,广西、云南、福建接进来几十万人。
帐篷一排排搭在田边河边,大家吃着地瓜粥,挤在一起睡觉。
有的老人走到一半就不行了,孩子也病倒了。
医疗跟不上,吃的用的都紧张。
可不管多难,中国这边还是硬着头皮接人,边接边安置。
越南那边还不罢休,还搞了个“出境费”:每人交十二两黄金,才让你合法离开。
不交?那就关起来。
有的地方直接掠财,金戒指、项链、现金统统搜走。
有人说,他们一手拿着钱,一手拿着枪,嘴里还说“这是规矩”。
据说那一年,越南靠这些“规矩”,搞到了几十亿美元,拿去买了坦克、炮弹、子弹。
越南华人里,不少人原本就是在那生活了几代的人,有的是做工的,有的是教书的,还有的是医生、律师、工程师。
他们说自己是越南人,可在关键时刻,却被当成了外人。
连一些曾经在越共部队服役的华人军官也没逃过清洗,职位被撤,家庭被驱赶。
到1978年底,越南边境几乎每天都有难民潮,最多的时候一天几千人。
中国政府那边也不忍了,外交部抗议,援助项目叫停,专家撤回,翻译、医生、技术员全都回国。
越南却说,是中国故意搞“难民危机”,说这些人是被“煽动”走的。
1979年初,几起边境冲突爆发,越南军队甚至开枪打中国渔民。
最后,中国忍无可忍,自卫反击战打响。
解放军几路人马同时推进,越南边境线上的几个大城镇,很多都被打了下来。
战事持续了一个月左右,打得很激烈,死伤也不少。
但那一仗打完,越南的态度明显收敛,排华行动也慢慢停了下来。
可二十多万被赶走的华人,却再也回不到他们原来的家。
有人留在了中国南方,成了归侨;有人去了香港、泰国、马来西亚;还有人漂洋过海,成了“船民”,在美国、加拿大落了脚。
他们说自己再也不想回越南了,那个地方,已经不认他们是人了。
现在再走一趟堤岸区,那些老华人开的金铺、米行、茶楼,早就换了牌子。
只剩下一些破旧的墙角,还能看到贴了半张没撕干净的中文广告。
那些广告上,写着的都是“诚招伙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这事儿没谁能说是意料之外,也没人真能全身而退。
那些从越南走出来的华人,不是逃兵,也不是弃民,他们是被赶出家门的人。
一个决定,几十万人流离失所;一句话,多少人命丧途中;一纸命令,多少代人再也没见过原来的家门。
那年之后,他们再也没回去过,也不想回。
那不是家,那是伤口。
参考资料:
《印支难民安置志》 中国国务院侨办,1986年版
《越南华人史话》 黄树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联合国难民署(UNHCR)1978-1980年东南亚难民报告
《中越关系史研究》 周志兴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来源:枫叶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