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啊,我是那个花了大把钱给自己戴了一堆“手环升级版”的电子废物。今天又来给大家测评几款市面上热门的智能手表。
伪极客的智能手表测评:到底哪款手表不会让你"后悔购入"?
大家好啊,我是那个花了大把钱给自己戴了一堆“手环升级版”的电子废物。今天又来给大家测评几款市面上热门的智能手表。
说实话,我的手腕上几乎每个月都会换一个“小玩意”,但它们十有八九都躺进了我的“科技坟场”抽屉里。好不容易用过几款觉得还不错的,赶紧来和大家分享。毕竟智能手表这玩意儿,买得好了能解放生活,买得不好就是个“昂贵的充电器收集器”。
先吐个槽:为什么我总买智能手表?
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明明抽屉里已经躺了好几块手表,但每当看到新款发布,还是忍不住下单。我的理由总是千奇百怪:
“这款有血氧监测了,疫情期间总得关心下健康嘛!”“这个支持eSIM,能打电话,没准能把我从手机中解放出来呢!”“屏幕大了0.1英寸,信息显示肯定更清晰啊!”结果呢?大多数功能用了不到一周就被我彻底忘记了,倒是充电这事儿,让我记忆深刻。每次出门前都要确认三件事:手机电量、钥匙、还有……手表是不是又没电了!
好了,废话不多说,今天我要给大家测评的几款热门手表,都是我亲身体验过的,希望能帮你避开“智能手表坑”。
一加手表:颜值党的最爱,但你的手腕够粗吗?
我第一次看到一加手表的实物,真的被惊艳到了。圆形表盘 + 1.39 英寸 AMOLED 屏幕 + CD 纹边缘,再加上手工打磨抛光的质感,让我一度觉得这不是在戴智能手表,而是在戴一件艺术品。
好玩的是,我拿到手表第一天,就有朋友问:“你今天怎么戴了块这么贵的表?”我得意地说:“这是一加的智能手表,才几百块!”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科技以换壳为本”的魅力。
但用了一段时间,我也发现了它的“小问题”:
表盘直径 46.2 毫米,对于我这种瘦手腕来说,像戴了个“小平底锅”,活脱脱一个迷你电视机;虽说官方续航是 14 天,我实际体验约 10 天左右,表现也算优秀;支持 Warp 闪充,30 分钟充电超 50%,早上出门前临时充一会儿就够用一整天。功能方面:独立音乐播放、支付宝支付、公交卡模拟、蓝牙通话、健康监测……但这些并不突出。真正打动我的是它的质感和屏幕在阳光下的清晰度。
遗憾的是,它用的是 RTOS 定制系统,不能安装第三方应用。就像你有台长得像 iPhone 的功能机——看起来很高级,但实际只能用预装 APP。
vivo WATCH GT eSIM版:续航长,还能独立通话的“小机器人”
如果说一加手表是有颜值的“花瓶”,那这款 vivo WATCH GT 就是能干活的“小机器人”。
不足之处也有:
应用生态贫瘠,预装功能之外几乎无法拓展;屏幕虽大(1.43 英寸),但显示复杂信息仍需频繁滑动。荣耀手表4:方形屏有点意思,但系统不太稳定荣耀手表 4 从圆形转向方形设计,对细手腕来说更友好。
但问题也不少:
作为米粉,Redmi Watch 5 给我不少惊喜:
2.07 英寸大屏 + 60Hz 高刷 + 1500 尼特亮度,阳光下也清晰可见;官方称续航 24 天,我实际重度使用也能轻松撑过两周;蓝牙通话、健康监测、140+ 运动模式、录音、风噪抵抗等功能齐全;不锈钢旋转表冠手感佳,quick-release 表带自由切换风格。但它也不是全能战士:
攀岩时不小心磕碰,表面留下划痕;游泳忘记清洗,按键周围残留水渍;不太适合户外极限爱好者,防护能力一般。华为 WATCH FIT 3:轻薄是优点也是缺点主打“轻薄”,WATCH FIT 3 几乎无负担:
1.82 英寸大屏,佩戴极其轻盈;HarmonyOS 系统流畅,搭配华为手机联动顺滑;可当相机快门、音乐遥控器、信息同步器;运动减脂功能强,运动数据详尽、指导清晰。但问题也显而易见:
经历了这么多“翻车”与“真香”,我总结如下:
看重颜值和质感:选一加手表,但注意你得有一条粗手腕;讨厌频繁充电:vivo WATCH GT 续航表现无敌;细手腕+喜欢方形设计:荣耀手表 4 外形合适,系统稳定性请慎重;追求性价比:小米 REDMI Watch 5 功能全面、屏幕出色,但别拿它去“硬碰硬”;注重轻薄和运动功能:华为 WATCH FIT 3 是运动党的理想搭配,尤其适合华为手机用户。当然,最终的选择还是要看你的需求。
就像我,虽然知道这些手表各有优劣,但还是会忍不住继续剁手、继续吐槽、继续扩充我的“科技坟场”。
嘿,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真香”经历?用过这几款手表中的哪一款?觉得哪款最值得入手?留言告诉我,说不定能帮我省下下个月的冲动消费呢!
来源:小孙科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