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联合利华上海总部,映入眼帘的是由二十多个图案组成经典“U”型LOGO。这是联合利华自2004年启用的新LOGO,它不仅传承了过去代表的力量和美誉的内涵,也强调了新标识象征的活力新使命。
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客户运作副总裁 杨纪宝
如何以更好的服务为消费者交付产品,如何更快、更精准地获取消费者的反馈,联合利华正在以独创的FTC模式加深与消费者的“羁绊”,让“零距离”成为现实。
“有家就有联合利华”
走进联合利华上海总部,映入眼帘的是由二十多个图案组成经典“U”型LOGO。这是联合利华自2004年启用的新LOGO,它不仅传承了过去代表的力量和美誉的内涵,也强调了新标识象征的活力新使命。
“U”LOGO中的每个图案都有着独特的含义,比如树叶象征自然和环保,鸽子象征自由和自信,同时不同图案的组合,又可以用来代表联合利华旗下各个品牌的产品。
在中国,80%的城市家庭正在或已经使用了联合利华的产品,而在全世界,每天有34亿人使用联合利华的产品。这份亮眼成绩,深深融入每一位联合利华人的“自豪”与“自信”中。这更是记者见到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客户运作副总裁杨纪宝的第一印象。
“联合利华是全世界最大的快消企业之一,旗下业务包括了美妆与健康用品、个人护理用品、家庭护理用品、食品以及冰淇淋等。”杨纪宝如数家珍般说道,“旗下品牌包括清扬、力士、多芬、凡士林、奥妙、金纺、家乐、和路雪等。”
毫无疑问,联合利华是消费品赛场的“十项全能”运动员,这位全能选手自1923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后,便将这里视为最重要的“分赛场”,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联合利华重返中国并持续投资与加快了中国业务的快速发展。除了在中国上海设立了区域总部、全球研发中心,联合利华在全国设有8大生产基地及物流中心。
市场剧变,全渠道蔚然成风
在这期间,中国消费市场也发生了剧变。相比于含蓄的80后,“Z世代”更为开放和注重自我感受,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加持下,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发展更加引人注目。
2024年,中国网上零售额155,22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816亿元人民币,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8%。在联合利华的销售订单中,线上订单的占比近半。
供应链成为联合利华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当消费者对于需求的表达更加强烈时,数以万计的需求如潮水般在各个渠道涌现,对于联合利华而言,消费者的每个细微需求如何被发现,进而成为产品创新的起点,然后在与数万多个品牌中更快、更好地实现需求,从而回到“起点”完成“闭环”,是现代企业的必修课。这门必修课中的关键课题之一就是打造强劲、韧性、可持续的供应链,“未来企业间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这句预言在消费品行业也已成为现实。
杨纪宝说:“供应链和物流不仅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更是消费者和企业之间最紧密的联系之一。过去十年,中国整体经济环境的发展,渠道多元化带来的需求差异性,正在引导企业构建供应链差异化的能力。同时,中国在科技与数字化的生态系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无论是在数字化服务能力,还是AI等新兴技术对企业的赋能,让生态系统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得益于中国本土的强大生态服务能力,联合利华正在探索以这些能力转化为运营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以更高的效率为全渠道的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近两年中国经济进入调整周期后,联合利华进一步扩大了对于供应链物流的投资,其中2024年仅在物流自动化方面的投资就达亿元级别,这无论在中国本土还是在全球范围内而言,都是联合利华对于以供应链打造核心竞争力之一的决心展现。
独创FTC(Factory to Consumer)
工厂直达消费者模式
于是,一个新的供应链模式呼之欲出。在中国从不缺乏创新模式的构建,从B2B、B2C,再到DTC,消费品用这样的方式来直观地描述自己的供应链模式,联合利华则是创造性地提出了FTC(Factory to Consumer)工厂直达消费者模式。
优质服务和效率提升是目的和结果
杨纪宝以一个直观的例子解释了FTC。当一位消费者“种草”清扬洗发水完成下单后,这个订单将会被后台导入工厂物流中心,一个全新生产的订单产品通过快递完成了从联合利华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旅程。
在这趟旅程中,产品不再需要多次出入和停留在不同的物流中心,“效率提升”成为这趟旅程的目的和结果。对于消费者而言,没有什么比收到一个“新鲜”的产品更加能够感受到品牌对自己的关爱。而对于联合利华而言,FTC是缩短了需求反馈的链条,让品牌与消费者实现了“零距离”。
杨纪宝继续说道:“将过去只承担三方服务的供应链物流,内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进而以大幅度的投入进一步提升运营水平,这就是联合利华顺势而为的战略举措。通过FTC,我们有信心为消费者提供更佳的履约服务,也有信心成为全行业最好的履约效率模范。”
数据是评价一个模式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据杨纪宝透露,FTC模式下,联合利华履约成本大幅下降了20%,库存能力提升50%,现金流的周转也提升了30%。显然,FTC是成功的。
系统和硬件并驾齐驱
FTC消除了大量无价值增值的二次搬运,这被看作是FTC模式中最核心的突破点,而联合利华的“合肥FTC仓库”让这个突破点最终成为现实。
在合肥FTC仓库现场,联合利华启用了大量的物流机器人如AGV、托盘四向穿梭车、自动缠膜设备、自动贴标设备、自动播种墙、智能分流系统等,为业内外呈现了一场“高效人机协同”的画面。
既是改造,又是新建的合肥FTC仓库
据悉,这座新建的超级智能物流中心,其核心功能,是配合运作了20多年的合肥工厂嫁接物流履约服务,该项目既是对原有相对成熟稳定的工厂功能及流程的改造升级,又是一个新建的项目工程。通过完善的规划之后,联合利华完成了工厂与物流中心的流程完美对接与优化,让物流中心拥有了匹配工厂自动化生产节奏的入库能力。
大胆使用创新技术
在此基础上,联合利华大胆地使用了大量的创新型物流技术,例如使用了4种不同类型的AGV,从而实现所有货物流转的自动化,既解决了成本和安全的问题,更是保持了灵活性从容应对订单的波峰波谷,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投资成本。杨纪宝举例道:“我们以两个订单的切换时间为标准作为衡量灵活性的标准,目前合肥FTC仓库可以在两分钟内实现两个订单的切换,这是保证产品高效履约的关键之一,而这又与物流设备的选型息息相关。”
数字员工——“悟空系统”提升生产力
当然,仅仅有“手脚”是不够的,一个物流中心的高效还在于强大的系统。联合利华同样研发了一套数字化仓库智能管理系统——“悟空”。这个与中国传统神话中那个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同名的数字员工,“掌管”了9套不同环节的业务系统,实现了灵活化、一站化、一体化的管理,这也是上述硬件系统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关键。随着合肥FTC仓库的高效运转,悟空系统正在不断地与真实同事共同协作,帮助我们抓取消费者的反馈、分配订单作业、规划作业产能等,从而进一步提升生产力。
合肥FTC仓库具备的三大特征,也是联合利华对于“一个优秀的物流中心具备什么样的特点?”问题的回答。第一,一切回归消费者和客户,在质量、服务、效率各个维度精准地满足甚至超越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和期待;第二,充分整合和应用现有科技的创新,“敢为行业先”地进行技术转型与赋能,让科技解决方案与场景结合打造竞争力;第三,具备持续推动和改进的决心与能力,从而可以跟随市场的变化以更高的灵活性顺应发展。
本土共创:成就首个FTC的关键之一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在中国落地FTC。除了中国消费需求变动带来的独特性,FTC本身需要多项科技作为基础,而中国市场具备了这样的生态系统,足以让联合利华挑选出合适的技术和方案来适应各种业务场景与流程。
▲ 货到人拣选
在合肥FTC仓库内,我们可以看到百余台机器人穿梭在各个库区,其中既有用于拣选工位的轻载AMR,也有服务于从产线入库的大型重载AMR。同时,基于产品流速比较平均的情况,联合利华果断选择了四向穿梭车技术来平衡出入库效率和仓储量。
对联合利华而言,这亦是一个本土化共创的过程。放眼全球,联合利华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都在不断地推动供应链物流创新,并在内部搭建了互相探索和学习的平台,FTC的成功不仅是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的创新成就,未来也将在全球各地进行本土化落地。
▲ 四向车技术+全自动搬运系统让仓储能力大幅提升。
在这过程中,一个完善的服务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他们一方面在技术层面拥有高度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其全球化的步伐更是与联合利华推动全球化转型的步调一致。
“不可否认的是,共创是一个痛苦并快乐的过程。”杨纪宝笑着说道,“我们既对这些优秀企业的技术给予了足够的信心,同时也充分认识到这些技术在真正为我们业务场景赋能过程中需要面对挑战。这不仅是一个方案讨论的过程,更是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这是实现行业首创的基础和关键。”
可持续发展诠释LOGO
太阳和循环,是联合利华LOGO中的两个小图案,前者代表了活力的象征,人类赖以维生的自然资源,后者代表了实现持续做好环保的承诺。联合利华在可持续发展的远见布局也诠释了它们的意义。目前,联合利华在中国的所有工厂均已实现100%可再生电力使用。其中,3家工厂已被评为世界级的“灯塔工厂”,合肥物流园成为亚洲首个成功获得LEED零碳、零能耗的“双零”认证的物流项目,这些都成为了联合利华探索智能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新模式的载体。
▲ 智能仓储全景
2022年10月,联合利华开启了纯电动重卡绿色运输项目,该项目所使用的纯电动重型卡车主要负责从天津生产基地到天津物流中心的市内短驳运输,通过采用该电动重型卡车每车每年单程可减少67吨二氧化碳排放。
不仅如此,联合利华不断地简化运营模式,实现“零触点”的方式大幅削减物流等环节的碳排放,同时还采用了降低包装耗材、耗材可循环使用以及载具循环利用等方式降低碳排放。“我们减少了近一半的一次性循环箱的使用,还包括填充物等耗材的使用下降,来降低对社会的负担。”
生态,是杨纪宝在采访中多次提及的词汇,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的未来也存在于“生态”。无论是落地FTC合肥仓库,还是在广州投资到目前为止联合利华最大的自动化仓库,联合利华始终在探索一个能够线上线下共同发展、并驾齐驱的物流模式,在为消费者和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时,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让供应链物流进一步强化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地位,我们更有信心在联合利华身上看到“鱼与熊掌可兼得”的传奇。
来源:现代物流Material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