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0日,魏女士想找另一名把地租给她的人张某,但把他电话号弄丢了。于是,魏女士就在村里的大群里,询问谁知道张某的电话, 告诉她一下,并说明找张某是想把租地的钱给他。正是这一句话,引起了急需用钱的唐某的注意。不大一会儿,有人把张某的电话发到群里,魏女士看到后,
都说无巧不成书
可这世上真有那么多的巧合吗
在诈骗的世界里
所有巧合都不过是别有用心之人精心设下的局
5月21日,刑侦大队接到兴隆洼镇村民魏女士报警称,有人冒充往外租地的人骗取其承包款26000余元。
时间还要回到两天前。
5月19日,同样是把地租给魏女士的唐某,和魏女土联系,想让她续租,原因是自己急需用钱。但魏女士当时没答应,说到期再说吧。
5月20日,魏女士想找另一名把地租给她的人张某,但把他电话号弄丢了。于是,魏女士就在村里的大群里,询问谁知道张某的电话, 告诉她一下,并说明找张某是想把租地的钱给他。正是这一句话,引起了急需用钱的唐某的注意。不大一会儿,有人把张某的电话发到群里,魏女士看到后,打给张某。电话里,魏女士想把钱直接打到张某的银行卡上,但是不巧,张某此刻正在外面,不记得银行卡号,让魏女士用微信转给他就行。魏女士撂下电话后,并没有马上添加对方去转账。
恰赶这空挡上,有人主动添加魏女士为好友,自称是“张某”,让魏女士把租地的钱转给他。若说此人就是真张某,那这衔接得也无可厚非。可若是假张某,那这操作是不是太巧了?就好像听见两人的对话一样,这“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所以,魏女士没有多想,就把钱转给“张某”。但在实名认证过程中,还是暴露了假张某的“真名”。先是输入尾字,对不上。假张某谎称这个微信是用他弟弟的名注册的,并告诉魏女士输入正确的字。可是“姓”又出错了?!这怎么解释?假张某让魏女士输入“唐”试试。经过一番操作,魏女士终于把租地的钱转给了“张某”。“张某”为了掩饰这个明显的“错误”,强行解释说自己不会用手机,这个微信号是他表弟帮忙注册的。魏女士并未在意,原以为这事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第二天,即5月21日,真张某联系魏女士,问她怎么还没给他转钱?这一问,把魏女士问“醒”了,她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于是报了警。
办案民警接到报警后,向魏女士了解情况。魏女士在陈述过程中,联想到前一天转账过程中进行实名认证时的操作,“恍然大悟”,一语断定冒充张某骗她钱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想让她续租的唐某!最终,经过警方调查取证,验证了魏女士的推断,随后将嫌疑人唐某抓获归案。
经过审讯,嫌疑人唐某对白己假冒张某的身份骗取受害人魏某承包土地款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嫌疑人唐某正是因为在村里的大群里看到受害人魏某发的信息,临时起意,就用另外一个微信号冒充“张某”实施诈骗。若说这一切是一场巧合的话,那也不过是别有用心之人乘虚而入、歪打正着罢了。
目前,犯罪嫌疑人唐某已被敖汉旗公安局依法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CFTV法治赤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