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绣线菊( Spiraeasalicifolia ),又称七里香、紫露草、马尿骚、蚂蝗草、蚂蝗梢等 ,其类别相当丰富,本属约有 100 多种,我国约有近 60 种,子午岭林区产 2种 .因其花色艳丽、花形独特而深受人们喜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常用于园林景观设计
如何轻松掌握绣线菊育苗技术?
何志瑞等
绣线菊( Spiraeasalicifolia ),又称七里香、紫露草、马尿骚、蚂蝗草、蚂蝗梢等 ,其类别相当丰富,本属约有 100 多种,我国约有近 60 种,子午岭林区产 2种 .因其花色艳丽、花形独特而深受人们喜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常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和花卉布置.世界各地均有该属植物的分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多;在中国,绣线菊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以及西南等地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园林景观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绣线菊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种植和推广也日益受到关注.因此,研究绣线菊的育苗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采用播种、扦插、分株等方法进行繁殖.本文就绣线菊种子育苗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绣线菊的种植提供理论支持。
1 形态特征
绣线菊属蔷薇科( Rosaceae )绣线菊属(Spiraea )落叶灌木植物.植株高度因种类而异,通常较为矮小,呈现出匍匐或半直立的生长形态.枝条细长柔软,多呈蔓生或攀援状;单叶互生,叶片通常呈披针形或椭圆形,叶缘有锯齿或波状起伏,叶面光滑且富有光泽,叶色翠绿,具有一定的光合作用能力.花两性,稀杂性,花序多为伞形或圆锥形,花瓣 5 ,雄蕊多数,子房上位,花朵密集而细小,形成美丽的花球或花束,花色丰富多样,有白色、粉色、红色等.蓇葖果,常沿腹缝线开裂,散出数粒细小种子.种子胚乳少或无 。
2 生态习性
绣线菊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能在多种环境中生长和繁衍,如山地、林缘、河岸等.喜欢阳光充足、温暖湿润、微酸性的环境,但也能耐阴、耐旱、耐寒,能在较为寒冷的气候中生长,抗病虫害能力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能在各种土壤中生长,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最佳,怕水淹.主要通过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种子繁殖需要在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进行播种和育苗;分株繁殖是将绣线菊的植株分割后进行栽植的方式采取的繁殖 。
3 圃地选择
圃地是绣线菊生长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圃地对绣线菊的生长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苗木的生长质量与数量.圃地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土壤透气性,确保绣线菊根部健康生长,避免积水导致绣线菊根部腐烂;土壤肥力应适中,既不缺乏营养,又不过于肥沃,避免苗木徒长或发生病虫害;圃地应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以满足绣线菊的光照需求;圃地应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pH值应控制在 60~70 之间;圃地应具备地势平坦、交通方便、能灌溉、背风且无污染等条件,为培育优质壮苗提供保障.在选择圃地时,应考虑前茬作物,避免选择种植过病虫害严重的作物的地块.圃地选好后,要进行深翻晒垡,以促进土壤熟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 种子采集
种子采集是绣线菊育苗的关键环节.当绣线菊果实呈黄褐色充分成熟后选择母树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进行采集.用剪刀将果实剪下,采集后的种子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及时晾晒、脱粒、去杂、贮存,避免受潮和发霉,以保证种子的质量和发芽率.晾晒时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影响种子的色泽和品质。
5 种子处理
绣线菊种子千粒质量一般为 005~020g ,无明显休眠习性,种子成熟采收净种后即可播种,播后覆土 05~10cm .也可贮藏至秋季或次年春季进行育苗,春季育苗时可进行催芽处理.首先,应对筛选后的优质种子用多菌灵、高锰酸钾或硫酸亚铁等水溶液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和虫卵.其次,进行种子浸种,一般用常温水或稀释后的生根粉水进行浸泡 12~24h ,其间换水 1 次,促进种子吸水膨胀,提高种子的发芽能力.最后,进行种子催芽,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促进种子尽早发芽.催芽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种子的发芽情况,及时调整温度和湿度。
6 播种育苗
61 播种时间
绣线菊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以地温稳定在 15 ℃ 左右为最佳播种时间。
62 播种方法
可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式,撒播时,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圃地上;条播时,在圃地上按行开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生产中以条播为主.播种前,应对圃地进行深翻、细整,施入基肥,以保证土壤疏松、肥沃,为绣线菊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播种时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入土壤中,应注意控制播种量和播种深度,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播种后,应及时覆盖 05cm 厚细土,并适当浇水,以保持土壤湿度,促进种子发芽。
63 苗期管理
播种后的管理是绣线菊育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 括 保 持 适 宜 的 温 度 和 湿 度、及 时 除 草 和 施肥等。
631 灌溉与排水 适时的灌溉与排水是保证绣线菊正常生长的关键,避免过度干旱或水浸,生长期间应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有利于种子的发芽生长.要根据气候、土壤类型和植株需求等因素,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以满足其生长需求.在干旱季节和高温环境下,需增加浇水次数,避免过湿的土壤对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在雨季或积水的情况下,要及时排水,防止根系腐烂受损。
632 松土除草 定期除草和松土有助于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避免杂草与绣线菊争夺养分和水分,促进绣线菊生长.除草时应注意不要损伤植株根系,松土宜浅不宜深。
633 光照和温度 绣线菊喜欢充足的阳光,因此,在育苗期间要保证圃地有足够的光照.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634 施肥 合理施肥是促进绣线菊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绣线菊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一般来说,在幼苗期和生长期每隔 20~30d 开沟追施 1 次氮肥,每次每 667m2施肥量应小于 15kg ,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叶片的发育;在后期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适时追施磷、钾肥,以满足绣线菊的生长需求.同时,要特别注意施肥的方法和时间,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施肥对植株造成不良影响。
635 间苗整形 当幼苗长出 2~3 片真叶时,可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和过密的幼苗,保持适宜株距以保证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在生长过程中,还要注意控制植株的高度和形态,及时进行合理修剪与整形,以促进其健康生长和美观度,提高商品率,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63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绣线菊育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首先要了解绣线菊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掌握其防治方法,常见的病害有锈病、白粉病、叶斑病等,可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在发病期间喷洒浓度为 0100% 的 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溶液、浓度为 0067% ~0100% 的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浓度为 0100%~0200% 的 50% 多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溶 液、浓 度 为0100%~0125% 的 25% 嘧菌酯悬浮剂溶液等药剂进行防治,每隔 7~10d 喷 1 次,连喷 2~3 次.常见的虫害有绣线菊蚜和梨卷叶瘿蚊等,对于绣线菊蚜,可以喷施浓度为 0100%~0111% 的 4% 阿维啶虫脒乳油溶液或浓度为 0071%~0083% 的 25%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溶液等药剂进行叶面喷雾 ;对于梨卷叶瘿蚊,应及时剪除被害叶并集中处理,幼虫入土前或成虫羽化出土前可向树冠下土表 面喷施浓度 为0100%~0125% 的 50% 辛硫磷乳油溶液.其次,要定期检查苗木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确保绣线菊健康生长.同时,要做好圃地的清洁工作,及时清除病叶、病枝等,定期喷洒农药进行预防,以保障绣线菊的健康生长;加强苗期管理,提高绣线菊的抗病能力也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7 主要价值
绣线菊具有优美的形态、丰富的种类和广泛的分布区域,其生态特征表现为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命力.在生态环境中,绣线菊具有重要价值,是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生态保护和经济利用的优秀植物资源。
71 美化环境
绣线菊的花朵繁茂,色彩丰富,花形独特,开花期长,是优秀的观赏植物,可用于园林景观、城市绿化、花坛布置等,美化人类生活环境、提升景观价值。
72 保持水土
绣线菊的根系发达,具有匍匐生长的特性,能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在山坡、河岸等地区种植绣线菊,有助于保持水土。
73 生态保护
绣线菊能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如昆虫、鸟类等,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花蜜和果实为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而其枝叶则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同时,其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的作用。
74 经济价值
绣线菊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其花、叶、根等部位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瘀等功效;果实可用于提取天然色素、香精等物质;根茎则可用于制药、保健等方面;花可用于制作花束、花篮等装饰品;也是蜜源植物,可丰富人们的饮食生活 .此外,绣线菊还可用于园艺栽培、城市绿化、水土保持、护坡固沙等方面 。
8 结论与讨论
绣线菊具有重要的观赏和生态价值,选择合适的圃地、采集健康的种子、进行科学的种子处理和播种育苗是保证绣线菊健康生长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绣线菊的种植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对于保障绣线菊的种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绿化美化的需求不断增加,绣线菊的种植和推广将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领域.为了保护绣线菊这一重要的生态资源,我们要加强对其生态习性的研究,了解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需求和适应性;要加强对绣线菊的种植和养护管理,提高其成活率和观赏效果;要加强对绣线菊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同时,要合理利用绣线菊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将其应用于园林、医药、保健等领域中,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绣线菊的培育技术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提高其种植效益和生态价值,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通过培育新的绣线菊品种、优化种植管理技术等手段,提高绣线菊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为园林景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相信在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下,绣线菊的种植技术和生产效益将会不断提高,为林农增收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益谈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