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联"风送暗香红袖浸"中,"暗香"二字既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林逋诗境,又暗含"笑语盈盈暗香去"的婉约情致;"红袖浸"三字尤为灵动,将李清照"和羞走,倚门回首"的娇羞与温庭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华美完美融合,在"风细柳斜斜"的春光里勾勒出"红袖添香"
这幅对联以精妙的意象组合,构筑了一幅完整的闺阁风雅图卷。
上联"风送暗香红袖浸"中,"暗香"二字既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林逋诗境,又暗含"笑语盈盈暗香去"的婉约情致;"红袖浸"三字尤为灵动,将李清照"和羞走,倚门回首"的娇羞与温庭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华美完美融合,在"风细柳斜斜"的春光里勾勒出"红袖添香"的古典意象。
下联"月移疏影翠窗开"与上联形成绝妙的时空呼应。"疏影"对"暗香",明暗交织;"翠窗开"对"红袖浸",将张若虚"此时相望不相闻"的月夜意境与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闺阁情思巧妙结合。"移"字既暗合"转朱阁,低绮户"的月光流转,又以"开轩纳微月"的主动姿态,与上联共同构成"闲引鸳鸯香径里"的浪漫场景。
两联之间,一日一夜,相映生辉。上联写"春日凝妆上翠楼"的白昼情致,下联写"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夜晚幽思;上联重"拂面花香浓似酒"的嗅觉体验,下联重"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的视觉享受。"红袖浸"与"翠窗开"的色彩对映,更是将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的明媚与李商隐"碧城十二曲阑干"的朦胧熔于一炉,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幅对联的独特价值在于,它通过风月两种经典意象,完成了从感官享受到情感抒发的诗意跨越。在红袖沾香的春日里,我们品味朱淑真"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的大胆浪漫;在疏影横窗的月夜中,我们感受鱼玄机"忆君心似西江水"的缠绵情思。
对联所展现的,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鸣,更是一种将物象之美升华为情感之真的艺术智慧,这种"即景生情"的创作手法,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永恒魅力。
上联:风送暗香红袖浸,
下联:期待你的精彩下联!
来源:【楹联雅韵】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