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挑战之一是通货膨胀,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两位连续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罗纳德·里根——发现自己难以完全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大滞胀",特点是高通胀率与高失业率并存,对普通美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
两位美国总统无法解决的通胀困局:普通人如何艰难生存
引言
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挑战之一是通货膨胀,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两位连续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罗纳德·里根——发现自己难以完全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大滞胀",特点是高通胀率与高失业率并存,对普通美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这两位美国总统面对通胀挑战的应对措施及其局限性,以及普通美国人在这一时期如何艰难生存。
20世纪70年代:通胀危机的爆发
尼克松政府的物价管制尝试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历了尼克松、福特和卡特三位总统的任期,他们面对高通胀这一"猛虎"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但均未获成功。尼克松政府首先尝试通过工资和物价管制来应对通胀。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发表电视演讲,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并实施为期3个月的工资物价管制。90天后,尼克松政府又将价格冻结扩展到更广泛的商品上,以至于从运动员的薪水到粮食,甚至布丁蛋糕的价格,无一不被列入限价的范畴[70]。
前期,尼克松的抗通胀措施初见成效。根据官方数据显示,通胀一定程度上被抑制了,以生活消费品为例,牙膏价格的年增长率为1%,电视机增长0.3%,男性理发费用增长0.4%。1972年,尼克松成功赢得总统大选谋得连任。然而,1973年当他试图再次实行价格管控时,却带来不少讽刺性的后果。比如,农场主不再把牛送往屠宰场,而是通过肉类加工商把牛肉运到加拿大,重新包装后再"进口"到美国,从而达到间接涨价的目的。媒体还爆出另一则新闻,得克萨斯州的一家养鸡场老板为减少损失将自家的4万多只雏鸡淹死,因为鸡的价格被政府冻结了,而饲料的价格却在不断上涨[70]。
福特政府的"WIN"运动
福特总统在尼克松之后上任,面对后尼克松时期因价格管控带来的恶性反弹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当时美国经济连年负增长,通货膨胀率高达9.8%。1974年9月27日,福特召开了应对通货膨胀的高层会议。会议开始前,福特请白宫的牧师带领与会者祷告,祈求上帝帮助美国对抗通货膨胀,祷文是这样的:“愿我们不仅找到办法对付通货膨胀,而且可以控制它;不仅可以控制它,还可以彻底驾驭它”[14]。
11天后,福特总统在国会发表讲话,面对电视镜头他号召全体国民"节能降耗",这是他应对高通胀率和高失业率的经济策略的核心。福特说,要战胜通货膨胀需要用到美国最宝贵的资源,那就是美国人民的聪明才智、高超技能和坚强意愿。福特号召美国百姓自觉地厉行节约,比如买东西时货比三家,尽量买便宜的东西——“要敢于向他人炫耀自己专挑便宜货买,并为此感到自豪”。还要节约使用能源,他建议民众自己开园子种菜。为减少能源消耗,福特建议尽量少开车,必须开车的时候尽量多人合用一辆车;同样为减少能源消耗,他还表示自己要多吃清炖的东西,少用电力烧烤,并敦促其他美国人也这样做[14]。
福特总统出席公开活动的时候总是在衣服的翻领上别一个徽章,上面写着3个大写字母"WIN"。福特在演讲中解释道:WIN代表的是"立即制止通货膨胀"(Whip Inflation Now的首字母),同时也是胜利的意思,寓意美国人民终将赢得对高通胀的胜利。美国著名词作者梅里迪斯·威尔逊还为"WIN"运动专门写了一首歌,歌名为"谁需要通货膨胀?不是这个国家"。对于福特发起的这场用口号抵御通胀的运动,多数人不买账。喜剧演员鲍勃·霍普打趣说,福特总统在电视上说要鞭打(Whip意为"鞭子"“鞭打”)通货膨胀,结果半小时内鞭子的价格就上涨了50美分。有人拿着"WIN"徽章本身做起了文章,他们有意将其解读为"尼克松在哪里"(Where is Nixon),暗示福特面对通胀还不如尼克松高明;还有人将徽章倒过来佩戴,变成"NIM",并解释说这意味着"没有立竿见影的奇迹"(No Immediate Miracles)。《纽约每日新闻》报的一位专栏作家也取笑说"根据最新的民调,55%的美国人表示买不起’WIN’徽章"……对这场"WIN"运动,时任政府经济顾问,后来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称之为"难以置信的愚蠢"[14]。
卡特政府的加息政策
在随后的1976年总统大选中,福特败给了民主党候选人吉米·卡特。卡特总统的任期(1977-1981年)恰逢美国通胀的高峰期。1977年,美国的通胀率为5.2%;1978年上升至7.6%;1979年达到11.3%;1980年更是飙升至13.5%,这是自二战以来美国历史上通胀的最高点[9]。
面对如此严峻的通胀形势,卡特政府采取了提高利率的措施。然而,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通胀,但也导致了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1980年的失业率为7.2%,比1977年的5.8%显著上升[9]。这种高通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的局面,即"滞胀",让当时的经济学家和政府都感觉束手无策。
20世纪80年代:沃尔克的铁腕措施
里根政府与沃尔克的货币政策
罗纳德·里根在1981年就任总统时,美国仍然处于高通胀的困境中。1981年,美国的通胀率为10.32%。里根任命保罗·沃尔克为美联储主席,后者以激进的货币政策对抗通胀。
沃尔克采取了提高利率的措施,尽管这会导致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1981年10月6日,沃尔克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措施来控制自1960年以来的通胀[0]。沃尔克的政策最终在控制通胀方面取得了成功,到1983年,美国的通胀率已降至3.22%[9]。
然而,这些措施也带来了经济衰退。1982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了9.7%的峰值,创下了自大萧条以来的最高纪录。许多美国家庭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许多人失去了工作,而那些仍然有工作的人则面临着工资增长无法跟上通胀的步伐的困境。
两位总统的共同困境
吉米·卡特和罗纳德·里根两位总统在任期内都面临着严重的通胀问题,尽管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但都没有能够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卡特政府的加息政策导致了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而里根政府虽然在控制通胀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
从1971年到现在50年过去了,美国的大通胀为什么没有再次重演?温故知新,让我们重温美国那一段历史,或许对于我们判断未来美元的走势能有一定的启发[78]。
普通美国人在高通胀下的艰难生存
收入与支出的困境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高通胀时期,普通美国人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尽管具体的收入和支出数据因年份和来源而异,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数据中获得一些启示。
1970年,美国家庭的收入中位数约为8,700美元(按2023年美元计算)。当时,巨无霸汉堡的价格为0.49美元,新车的平均价格为3,500美元,房子的价格为23,400美元。按此计算,美国家庭的年收入可以购买17,755个汉堡,或者2.5辆汽车,或者0.37套房子[20]。
然而,随着通胀的飙升,这些购买力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到1980年,同样的8,700美元收入在经历了13.5%的通胀后,实际购买力大幅下降。
生活成本的急剧上升
在高通胀时期,普通美国人面临着生活成本的急剧上升。食品、住房、医疗保健和其他日常必需品的价格迅速上涨,使许多家庭难以维持生计。
1974年,美国的通胀率达到11%,1980年达到14.4%,这是有统计数据以来美国历史上通胀的第二高点,也是自二战以来的最高点。此后一直到现在,美国的通胀再也没有达到两位数[78]。
这种高通胀对普通美国人的购买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1970年,美国家庭可以购买17,755个巨无霸汉堡,但到1980年,在经历了13.5%的通胀后,同样的收入只能购买大约8,000个汉堡,购买力几乎减半。
工资停滞与购买力下降
在高通胀期间,许多工人的工资并没有跟上通胀的步伐,导致他们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这种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尤为明显。
分析显示,经过通胀调整后,美国当下平均时薪购买力与1978年大致相同。美国《福布斯》杂志的调查称,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美国人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工资水平并没有提高[61]。
这种工资停滞与通胀上升的组合对普通美国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他们发现自己的钱越来越不够用,难以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许多家庭被迫削减开支,推迟购买大件物品的计划,甚至有些家庭不得不依赖信用卡来支付基本的生活费用。
住房危机
住房是家庭支出的主要部分,也是受通胀影响最严重的领域之一。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房价和住房成本急剧上升,使许多中产阶级家庭难以负担。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房价一直在稳步上涨,尤其是在大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这种趋势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所减缓,但近年来再次加速[44]。
住房成本的上升对普通美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家庭被迫搬到更便宜的地区,或者选择租房而不是买房。一些家庭甚至不得不与亲戚或朋友合住,以分担住房成本。
医疗保健的负担
医疗保健是另一个受通胀影响显著的领域。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医疗成本迅速上升,使许多家庭难以负担基本的医疗服务。
美国的人均医疗费用从1984年的8,451.923美元上升到2023年的30,912.000美元,增长了近四倍[40]。这种医疗成本的上升对普通美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家庭不得不在医疗和其它基本生活需求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教育成本的上升
教育成本也是受通胀影响显著的领域之一。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大学学费和其它教育费用迅速上升,使许多家庭难以负担子女的教育费用。
这种教育成本的上升对普通美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家庭不得不为子女的教育费用而节俭,或者选择社区学院而不是四年制大学。一些学生不得不放弃高等教育,或者依靠贷款来支付学费,这导致了许多毕业生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
节俭与开源节流
面对生活成本的急剧上升,普通美国人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节俭成为许多家庭的常态,人们通过寻找折扣、购买打折商品和减少非必要支出变得更加节俭。
一些家庭甚至采取了更极端的措施,如自己种植食物、自己修理物品,或者寻找额外的工作来增加收入。许多人不得不在周末或晚上做第二份工作,以弥补工资增长不足带来的收入差距。
经济不平等的加剧
高通胀不仅对普通美国人产生了负面影响,还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经济不平等。1975年,美国收入前五分之一家庭的平均收入是后五分之一家庭的10.3倍,到2020年,这一差距扩大到了17.4倍[35]。
这种经济不平等的加剧对普通美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中产阶级家庭发现自己的经济地位在下降,而富人则通过投资和资产增值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财富。
最近的通胀挑战与历史的对比
2022-2023年的通胀高峰期
虽然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通胀危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胀时期之一,但最近几年美国也经历了显著的通胀压力。2022年,美国的通胀率达到8.0%,这是自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9]。
在拜登的四年任期中,美国CPI在过去四年累计攀升了约21.2%。相比之下,同期家庭收入增长了19.4%。因此,在拜登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普通家庭确实没能跑赢通胀:物价上涨幅度超过收入上涨幅度,这意味着典型的薪水在年底所能购买的东西往往比年初要少[8]。
与历史高通胀时期的对比
尽管最近的通胀率很高,但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相比,仍然相对较低。20世纪70年代的通胀持续了近10年,CPI同比增速在1974年和1980年分别达到12.3%和14.8%的峰值,远高于本轮通胀的峰值9.1%。此外,20世纪70年代的通胀导致了两次严重的经济衰退,而本轮通胀对经济负面影响相对较小,美国经济在2021年迅速反弹,2022-2024年的平均经济增速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19]。
近期通胀对普通美国人的影响
尽管最近的通胀率低于历史最高水平,但对普通美国人来说,通胀的影响仍然显著。许多家庭发现他们的工资增长无法跟上生活成本的上升,特别是住房、医疗保健和教育等领域的成本。
美国中等收入群体和社会底层遭到严重挤压,收入增长基本停滞甚至萎缩,贫困率居高不下。生活在中等收入家庭的美国成年人占比从1971年的61%下降到2019年的51%[38]。
结论
吉米·卡特和罗纳德·里根两位美国总统在任期内都面临着严重的通胀问题,尽管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但都没有能够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卡特政府的加息政策导致了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而里根政府虽然在控制通胀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
对于普通美国人来说,这一时期的高通胀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困难。他们的购买力下降,生活成本上升,许多家庭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如节俭、寻找额外工作或投资以保护其储蓄免受通胀的影响。
尽管最近几年美国也经历了显著的通胀压力,但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相比,仍然相对较低。然而,对普通美国人来说,通胀的影响仍然显著,许多家庭发现他们的工资增长无法跟上生活成本的上升。
这一历史教训提醒我们,通胀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需要仔细的政策制定和协调一致的措施来有效解决。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关注普通美国人在面对经济挑战时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来源: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