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9年1月15日,随着华北第二大城市天津解放,古都北平沦为孤城一座,城内的20万守军预感到覆灭在即,上上下下人心惶惶,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也心急如焚,加快了与围城的解放军部队和平谈判的步伐。其实早在去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爆发之初,傅作义就派代表出城,
解放天津
1949年1月15日,随着华北第二大城市天津解放,古都北平沦为孤城一座,城内的20万守军预感到覆灭在即,上上下下人心惶惶,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也心急如焚,加快了与围城的解放军部队和平谈判的步伐。其实早在去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爆发之初,傅作义就派代表出城,与中共方面和谈,但由于提出的价码太高,才迟迟没有进展。
老战友劝说无功而返
远在南京的蒋介石对傅作义的和谈之举早有耳闻,也是也在竭尽全力拉拢挽回。12月15日,他派军令部长徐永昌飞往北平劝说,徐和傅作义有袍泽之谊,当初都曾在阎锡山晋绥军中任职,不过后来徐永昌投靠中央,傅作义则前往绥远独立发展,但两人私交一直不断。但此时的北平形势已不是私人友谊可以挽回的,徐永昌很快无功而返。
徐永昌
老蒋次子送亲笔信无果
12月23日,蒋介石的次子、时任装甲兵参谋长的蒋纬国亲自来到北平,奉上了蒋介石的亲笔信,信中大打感情牌,特别提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只要宜生一人归来,就胜似千军万马”。信的最后部分,蒋介石提及13年前的“西安事变”,认为自己平生最大的教训就是在西安事变中受到张学良、杨虎城的蛊惑,选择与中共合作抗日。
对蒋介石的这番“情真意切”,饱经世故的傅作义不为所动,仅平淡的对蒋纬国说:“现在已经晚了,南撤是完全没有可能了。总统训导,语重心长,我一定谨记,请回复总统,平津之事,我自有分寸,会谨慎处理。”据说,后来傅作义曾到机场送蒋纬国,保密局的特务们曾准备武装劫持傅上飞机,然后一起回南京,但最终未敢轻举妄动。
蒋介石与蒋经国、蒋纬国父子
特务头子亲临北平施压
1949年1月6日,国防部次长郑介民也来到北平。他是军统特务组织里仅次于戴笠的二号人物,抗战胜利后戴笠因飞机失事而死,他就接任了国防部二厅厅长兼保密局局长一职。此人还非常擅长策反,1929年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就是他一番纵横捭阖,使得20万桂系军队纷纷倒戈,李宗仁、白崇禧都一度下野,流亡境外避祸。
1933年,郑介民以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上校参谋的名义坐镇北平,主持整个华北区的特务工作,并成功暗杀准备投靠日寇的前北洋军阀陆军上将、原湖南督军张敬尧。因此,这是一个特别熟悉北平情况,又善于暗杀、策反等阴招的厉害角色,他在这个关键时刻来北平,既是一种劝说,也是一种震慑,更给北平守军中的中央系部队增添了变数。
郑介民
煽动中央军闹事未成
果然,郑介民到北平后就交代保密局北平站:进一步监视傅作义的一举一动,不惜采取任何手段阻止其与中共和谈;适当的时机还可以制造事端,施加压力。此外,郑介民还主动面见傅作义,一上来就摆出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质问是否有和中共和谈的举动,颇有点敲山震虎的意思。但傅作义也是戎马一生的老将,自然不会被唬住,当即毫不客气的顶了回去;对郑介民关于率部南撤的劝说,也以形势已不可能为由拒绝。
郑介民眼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直接找到第4兵团司令李文和第9兵团司令石觉,他们都是出身黄埔的嫡系将领,麾下也都是中央军部队。郑介民直接交代他们掌握好部队,一旦发现傅作义有二心,就立即采取果断行动。不过,此时尽管中央军在城内占据兵力优势,但军心涣散,斗志全无,而傅系部队又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因此直到北平和平解放,李文、石觉也未敢轻举妄动。
美国第7舰队在天津港
美军第7舰队司令也亲自出面
眼看蒋介石政权的游说已经无效,又一重量级人物主动登场,他就是美国海军第7舰队司令白吉尔。此人一见面就大包大揽的许诺:美国将抛弃蒋介石转而全力支持他,后续的美国军援也可以直接交付给他,而且美国海军也可以在沿海地区为他的部队提供全面掩护云云。不过,这些话让傅作义非常反感,直接拉下脸来,表示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无须外人干涉,将白吉尔给顶了回去。
1月17日深夜,眼看傅作义与中共的和谈即将达成,蒋介石也图穷匕见,不惜祭出暗杀手段,在北平方面首席谈判代表、原北平市长何思源家中连续引爆2颗炸弹,何及其妻子被炸伤,何的小女儿、年仅13岁的何鲁美则被当场炸死。不过,这种卑劣的行径并不能阻止北平的和平解决进程;1月22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并发表广播讲话。
当天10点,北平守军开始分批出城,准备接受解放军部队的改编。1月31日12时30分,解放军东北野战军4纵10师作为先头部队经西直门进入北平,正式接管北平城防,北平和平解放。
来源:读万卷书破万里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