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肾移植后最长生存纪录突破2个月!但人类真的能长期使用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6 03:15 3

摘要:2023年《柳叶刀》首次披露两例猪肾移植到脑死亡人类模型,手术成功,未发生超急性排斥,肾脏能产生尿液,但从术后第一天就出现免疫系统攻击迹象,提示抗体介导排斥正在进行(Loupy et al., 2023)。

“肾病终结者出现了?”

“再也不用等肾源了吗?”

但作为医生,我必须提醒你:

从短期“能活”到长期“能用”,之间还隔着三座大山。

2023年《柳叶刀》首次披露两例猪肾移植到脑死亡人类模型,手术成功,未发生超急性排斥,肾脏能产生尿液,但从术后第一天就出现免疫系统攻击迹象,提示抗体介导排斥正在进行(Loupy et al., 2023)。

2024年中国西京医院在尸体受体模型上尝试5个基因改造猪肾+常规免疫治疗,观察22天,虽未出现超急性排斥,但抗体排斥仍在持续发生,需要额外使用血浆置换+免疫球蛋白(Ma et al., 2024)。

一项深入免疫组学分析指出:尽管未见大面积坏死,猪肾在人体中仍触发“先天免疫+抗体协同攻击”,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中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大量集聚(Loupy et al., 2023)。

猪肾表面携带不同于人类的“糖抗原”,天然抗体一上来就攻击;就像“非亲非故”的器官,人体第一反应就是“驱逐出境”;当前已有基因工程“敲除”主要抗原,但仍有次生抗原引发免疫反应

新研究提出阻断“CD154-配体通路”可延长存活时间,非传统免疫抑制更有效(Tatapudi & Griesemer, 2022)。

比如:猪肾的促红细胞生成素(造血激素)人类无法识别;猪肾可能产生过多尿液,因其调控钠、水、钙能力与人不同;若不调控,易出现脱水、钙磷紊乱、酸碱失衡等并发症。

专家认为,“猪肾虽然能工作,但不一定能‘高质量地为人类服务’”,长期并发症仍需大规模人类试验评估(Tatapudi & Griesemer, 2022)。

尽管目前未见猪病毒传播,但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在猪基因中天然存在;有研究发现,移植晚期出现潜在猪病毒活化可能诱发凝血异常;此外,“是否该把动物器官移植给人”的伦理议题也仍存分歧。

《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2022年评论指出:免疫屏障之外,伦理接受度将决定临床试验是否开放给普通患者(Sykes & Sachs, 2022)。

我们医生对“无限供肾”的未来当然期待,但必须实事求是:

目前的猪肾移植,还只是早期探索,真正普及可能还需5~10年科学验证与监管审批。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Loupy, A. et al. (2023). Immune response after pig-to-human kidney xenotransplantation.Ma, S. et al. (2024). Plasma exchange and IVIG prolonged porcine kidney survival in human recipient.Tatapudi, V. & Griesemer, A. (2022). Physiologic considerations of pig-to-human kidney xenotransplantation.Sykes, M. & Sachs, D. (2022). Progress in xenotransplantation: overcoming immune barriers. 查看文献

如果未来医生问你:“你愿意接受猪肾移植吗?”你会怎么回答?欢迎留言,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可能改变命运的新话题。

来源:如此肾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