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防晒焦虑掏空钱包的年轻人,被紫外线整崩溃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3-07-06 23:38 2

摘要:意思是能够避免皮肤被晒伤晒黑,用各种形状和设计,把脸部裹到只露出一双眼睛的,这么一个东东。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我们身边的“蒙面侠”越来越多了……

▲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不仅人数众多,而且造型百变。

▲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主打的就是一个“亲妈也别想认出我”的硬核防晒程度。

▲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哪怕在室内,也要美美keep住。

▲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甚至,还有个热词叫:“脸基尼”

意思是能够避免皮肤被晒伤晒黑,用各种形状和设计,把脸部裹到只露出一双眼睛的,这么一个东东。

▲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换言之,光涂防晒霜这样的化学防晒,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都市男女的“防晒欲望”了。

秉持着“宁可热死不可晒死”的宣言,越来越多人开始进阶物理防晒大法:防晒大檐帽、黑框大墨镜、连体大黑袍、巨型遮阳伞……

随着事态的发展,甚至让人感到有一丝魔幻。

当女孩子们在本该更方便展示个性的清凉夏季,把自己包裹成了复制粘贴版的中东女性,连根头发丝都不敢轻易暴露。

这一切真的有必要吗?

01

”蒙面侠“们的防晒焦虑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会疯狂防晒?网友@潇潇的想法,代表了一些人的心态:

”最开始防晒就是看着别人都白白的,自己也不想变黑,所以走上了硬核防晒这条路“。

▲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渐渐地,潇潇觉得出门时的物理防晒也满足不了自己。还要在家装上遮光窗帘,阻挡住所有能透进来的阳光

再后来,她就白天不怎么出门了,毕竟出门总有晒黑的风险,所以更倾向于把朋友们叫到家里来聚会。

不知道你有没有从@潇潇身上看到自己,相信更姐妹则是抱着对白皙皮肤的追求以及对光老化的恐惧,逐渐递增了自己的“防晒焦虑”。

一下子你会发现,所谓“防晒焦虑”的本质似乎“审美焦虑”脱离不了干系:“亚洲人五官不突出,必须得冷白皮才好看”;“不懂防晒的女人,真的会越来越丑”;“晒太阳会加速衰老,真的别再这样了”……

表面是防晒,背后还是“外貌焦虑”在作祟。不少人把外界的评价看得太重,受“单一审美”和“雌竞意识”的影响也太深入骨髓了。

暂且不论黄黑皮的姐妹也可以健康有魅力,更危险的是过度防晒,在潜移默化中对我们的身体构成了伤害。

▲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比如南宁有一女子因为防晒过于严实而疏忽了观察,驾驶着电动车的她险些出了车祸;

再比如因为过度防晒缺乏基本的紫外线照射,从而引发健康问题的例子,就更数不胜数。

有人过度防晒几年后,换来的结果就是“骨量减少”;

▲图源:小红书@花袭来

“提醒大家,别太防晒了,我自己就是个例子。近几年一直都是防晒帽、口罩、防晒衣,全副武装,自认为防晒做得很到位……但现在得努力晒太阳补钙了,争取明年夏天当黑妹!”

有人过度防晒几年后,开始出现维生素D缺乏,甚至影响到了指甲发育:

▲图源:小红书@曲刺刺的频道

“过度防晒的后果很严重,今天在医院确诊了甲营养不良!验血后发现是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医生说要多晒太阳!”

日本也有一位女孩,因为过度防晒,导致骨质疏松,变矮了。

她去医院检查腰部时,医生说她由于缺钙而导致的粉碎性骨折,最终身高缩水了 7cm。

▲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此外,国内也有官媒报道过类似的情况,并特地提醒各位防晒达人们:

“建议防晒不要完全把自己和阳光隔绝,而是在有保护的情况下接触阳光!”

▲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当你以为自己是在变美时,小心掉进另一个“陷阱”。

02

千元防晒衣,谁买谁是大冤种

其实越来越多的人会有“防晒焦虑”,也不全是自己的问题,还有可能是背后舆论和营销“制造出来的焦虑”。

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美丽修行大数据团队发布的《2022 年防晒行业趋势指南》显示:2018-2021年,消费者对防晒的需求逐渐升级为刚需,对比其他品类关注度成爆发式增长,防晒搜索量三年增长七倍!

据灼识咨询,中国防晒服饰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459亿元增至2021年的611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958亿元

数字惊人的爆发背后,也是资本拿捏“群体心理”的结果。不信?你可以随便一搜,就能发现不少高价防晒衣,或是高科技防晒衣,看上去多么一本正经又让人满脸问号。

比如这款“加入了玻尿酸因子的防晒衣”;

▲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比如“加入了木糖醇凉感原纱和水胶囊补给的防晒衣”;

▲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比如“加入了防护香片用来驱蚊的防晒衣”;

▲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然而事实上……

有人花69元买了个防晒面罩,但几毛钱的普通口罩也有同样的防晒力;

有人花几百块买强力遮住紫外线的防晒伞,实际上30元的国货天堂伞防晒力度比很多几百元的大牌要好……

▲已经有不少博主意识到,过度防晒已经成了一种“消费陷阱”。在疯囤了一大堆防晒产品后发现,实际效果也不怎样。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曾有数据显示,被称为中国第一大防晒服装的某品牌,在过去短短2年里,其营收增长了7倍,但是其盈利却并不高。

为啥?

背后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了网红营销身上,反而研发开支的占比逐年下降。

▲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所谓的“黑科技”,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在面料上附着一些涂层或制剂,通过折射阳光达到防晒效果,所以不会有太多的额外成本。

至于“中高端防晒衣”的成本,可能更低。比如某品牌1059元一件防晒外套,含有85%的锦纶,但是锦纶的交易价格只要30—40元/米。

▲图源:网络资源整理

换句话说,你可能花了几百上千元去买防晒衣,但人家的实际成本只有十几元或几十元——而即便售价较高,也有知名品牌屡屡翻车,被消费者吐槽投诉。

正如网友所言:“利用消费者的害怕焦虑心理,有的网红品牌是在用心做营销,用脚做产品。”

他们是赚得盆满钵满了,但普通消费者不仅笑不出来,甚至还懵然不知。

03

适度的阳光
治好了我的“防晒内耗”

说到最后,言言并非是让大家不要防晒。

毕竟“养儿不防老,防晒才防老”也是堂里的至理名言,而是希望大家不要被舆论的防晒焦虑裹挟,正确看待防晒本身,避免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合理适度的晒晒太阳,对自己身体和皮肤都有好处。

首先,晒太阳是刺激人体合成维生素D最简单的方法(维生素D有利于钙沉积在骨骼上,对于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骨折,都有很大的好处,甚至对于都市丽人们困扰的脱发、睡眠问题也有帮助)。

同时阳光对于人体的昼夜节律系统、大脑情绪存在着良性的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喜欢晒太阳的人,可能会睡得更好。

2

根据《临床睡眠医学杂志》研究发现,比起工位不在窗边的人,工位靠窗的人每晚要多睡46分钟。很大原因就是靠窗办公的人,接触到的阳光是那些没有窗户办公环境的人的两倍多。而人在一天中更早更多地接触到光线,其实也能对夜晚的到来更加敏锐,更快进入睡眠模式。

偶尔晒晒太阳还不容易发胖。

根据爱丁堡大学和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把高脂饮食的小白鼠暴露在紫外线光谱下时,紫外线可以有效控制体重增长。此外,还发现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会产生维生素D3,这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产生愉悦的饱腹感。

▲图源:小红书@mth要早起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做好充分防晒?

如果你处在紫外线过强的环境(如纬度较低的地区、海边、沙漠、高原等地方),需要考虑使用高倍数的防晒霜、穿长袖衣物、佩戴墨镜和遮阳帽等。

而对于仅在日常通勤时间接触紫外线的都市丽人来说,其实在面部和颈部涂一些倍数较低防晒霜(SPF ≥30),最多再佩戴墨镜和遮阳帽就已经足够。

记得给这篇文章点个“在看”,放下极端心态远离防晒焦虑,适度拥抱阳光的你也同样很美!

策划:阿奈 监制:Phyllis

排版:熊仔

审稿:言安堂研究院

本文由言安堂内容团队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支持原创,抄袭可耻,转载请联系

来源:余昌平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