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作家余华与“带货顶流”董宇辉的一场跨界直播引发热议。两人从文学聊到科技,余华一句“AI写小说?不如让DeekSeep先学会别宕机”点燃全场。这场对话背后,不仅是对AI工具的选择之争,更折射出国产大模型赛道“好用”与“稳定”的行业痛点。
2025年4月,作家余华与“带货顶流”董宇辉的一场跨界直播引发热议。两人从文学聊到科技,余华一句“AI写小说?不如让DeekSeep先学会别宕机”点燃全场。这场对话背后,不仅是对AI工具的选择之争,更折射出国产大模型赛道“好用”与“稳定”的行业痛点。
素材来源于网络
余华与董宇辉的联手本是一场“破次元”盛宴——前者以《活着》蜚声文坛,后者刚以4小时带货1.6亿刷新纪录。然而,话题却意外转向AI工具。余华吐槽:“DeepSeek写诗像李白,但一宕机就成了李鬼。”董宇辉附和:“直播最怕技术崩盘,豆包再‘无聊’至少能扛住10亿点赞。”两人用段子揭开AI繁荣下的隐忧:功能炫酷不如稳定可靠。
素材来源于网络
被余华称为“无聊但靠谱”的豆包,实则暗藏实力。2024年,豆包大模型以75.96分跻身国产闭源模型第二,视觉理解能力更对齐GPT-4o。其日均调用量突破4万亿tokens,尤其在直播、电商等高压场景成“隐形冠军”。董宇辉透露,与辉同行直播间选品时,豆包需实时处理百万级用户评论,“宕机1分钟可能损失千万订单”。相比之下,DeepSeek虽以“思维链展示”和开源生态爆红,却因频繁宕机被网友戏称“DeadSeek”。
素材来源于网络
问三个问题崩两次服务器”——这届网友对DeepSeek的调侃,道出了AI工具“好用”与“可用”之间的残酷落差。从年初至今,DeepSeek的“深度思考”模式因频繁宕机被戏称为“深度卡顿”,用户吐槽“聊天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是答案还是404”。反观4月17日字节高调发布的豆包1.5·深度思考模型,却以20毫秒极低延迟和日均12.7万亿tokens调用量**的稳定性宣言,直击行业痛点——当AI从实验室走向直播间、电商台、生产线,**“不宕机”或许比“高智商”更重要**。
这场对比背后,是两条技术路线的终极博弈:
DeepSeek以开源生态和“类人思维链”惊艳市场,却在用户暴涨后因自建算力不足陷入“人设崩塌”;而豆包依托字节生态的10万+英伟达显卡矩阵,用闭源全栈能力筑起“稳定护城河”,甚至被曝“限制竞品在抖音投流”。正如网友戏言:“DeepSeek像才华横溢但体弱多病的诗人,豆包则是24小时待命的金牌客服。” 大家更喜欢用DeepSeek还是豆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大长君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