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是半路上车的男人,干净的衬衫,温润的眼神,一个不经意间让我多看了两眼的陌生人。
那天,我只是个疲惫的都市白领,踏上了回家的硬卧车厢。
他是半路上车的男人,干净的衬衫,温润的眼神,一个不经意间让我多看了两眼的陌生人。
“这是你的书吗?”他递过一本我不小心遗落的小说,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我的手背。
“谢谢。”我接过书本,感受到一阵莫名的心跳加速。
深夜的车厢里,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而我们之间的距离却在一次次对视中越来越近。
我从未想过,一趟普通的列车旅程,会让我体验到那种令人窒息的悸动…
01
二月的北京,寒风刺骨。
我拖着行李箱穿过北京西站拥挤的人群,春运期间的火车站简直是人间炼狱。
2012年的春运依然没有改变一票难求的状况,我提前一个月才抢到一张硬卧票。
这趟从北京回老家的火车需要十七个小时,漫长的旅程让我有些疲惫,但总比站票要好得多。
火车站广播里传来催促登车的声音,我加快了脚步。
检票口的队伍蜿蜒得像条巨龙,我看了眼手表,距离发车还有二十分钟。
终于通过安检,我拖着行李快步走向站台。
Z186次列车静静地停靠在那里,像一条即将苏醒的钢铁巨龙。
找到自己的车厢后,我长舒一口气,终于可以休息了。
“22号下铺是我的。”我对车厢里已经落座的几位乘客说道。
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坐在对面的下铺,冲我和蔼地笑了笑。
我的上铺已经坐了一个年轻女孩,正在低头摆弄手机。
中铺空着,但行李架上放着一个黑色的旅行包。
我把行李安置好,坐下来准备度过接下来的十七小时。
火车准时发动,缓缓驶离北京西站。
车窗外的城市景观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郊区的农田和村庄。
我拿出一本书,试图集中注意力阅读,却总被车厢里嘈杂的声音打断。
上铺的女孩在打电话,说着学校里的琐事;对面铺的老太太在和别的乘客聊家常。
不知不觉中,我的思绪飘向了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
火车开出大约一个小时后,车厢门被推开了。
一位三十多岁的男性走了进来,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了中铺的位置上。
“不好意思,让我过一下。”他的声音很温和,带着一丝疲惫。
他个子很高,穿着一件深灰色的羊毛大衣,里面是简单的黑色毛衣。
他的面容干净,眉眼间透着一种沉稳,却又带着些许与年龄不符的忧郁。
我们四目相对,他点头示意,我也礼貌性地回应。
他脱下大衣,麻利地爬上中铺,动作意外地优雅。
我重新低头看书,却发现自己的注意力一直被他的存在所干扰。
不知为何,他给我的感觉与普通乘客不同,仿佛他不应该出现在这趟普通的列车上。
“您是去哪里?”对面的老太太热情地问他。
“西安。”他简短地回答,声音里透着友善却不失距离感。
我偷偷抬头看了他一眼,他正好在整理行李架上的包。
“出差?”老太太继续问道。
“算是吧,刚完成一个工作。”他回答得很有耐心。
中铺的高度正好与我的视线平齐,他每次移动,我都能感觉到。
车厢里的灯光渐渐暗下来,窗外的天色也已经完全黑了。
晚饭时间到了,列车员推着餐车经过。
“要吃点什么吗?”列车员问道。
我点了一份盒饭和一瓶矿泉水。
对面的老太太摆摆手说她带了食物。
上铺的女孩要了一份泡面。
中铺的他犹豫片刻,也点了一份盒饭。
当他从中铺下来准备吃饭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近距离接触。
狭小的车厢空间让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距离被迫缩短。
02
他坐在我对面的老太太旁边,打开了盒饭。
“您是做什么工作的?”老太太的社交能力惊人。
“摄影师。”他边吃边回答,语气平和。
这个回答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不自觉地抬头看了他一眼。
“哦,那一定很有意思。拍什么题材的?”老太太来了精神。
“风景和人文居多。”他微笑着放下筷子,“刚从青海回来,完成了一个少数民族题材的拍摄。”
“能看看您拍的照片吗?”老太太饶有兴趣地问道。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点点头,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部相机。
“这是我此行拍摄的一些照片。”他翻动着相机屏幕。
老太太凑过去看,连连称赞。
我虽然很想看,但碍于陌生人之间的礼貌,没有主动凑过去。
“这位小姑娘,你要不要也看看?这些照片真漂亮。”老太太突然招呼我。
被点名的我有些惊讶,但还是顺势点了点头。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他将相机递给我。
我接过相机,开始翻看上面的照片。
一张张照片展示了青海的壮美风景和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
他捕捉的不仅是表面的美丽,更多的是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细节。
一个老人皱纹里的故事,一个孩子眼中的纯真,一座寺庙角落里的光影。
“拍得真好。”我由衷地赞叹道。
“谢谢。”他点点头,脸上的表情柔和了一些。
“你是职业摄影师吗?”我忍不住问道。
“是的,自由摄影师,主要为杂志和一些机构拍摄。”他简单介绍。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打开了我们交谈的大门。
吃完晚饭,车厢里的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
老太太拿出水果分给大家,上铺的女孩也加入了聊天。
话题从天气转到各自的家乡,再到工作和生活。
我告诉他们我是一名广告公司的文案,常常需要加班熬夜。
“所以这次回家是难得的假期。”我补充道。
他说他的工作很自由,但也很不稳定,时常需要长途跋涉去偏远地区。
“自由是有代价的。”他说这话时,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不知不觉中,上铺的女孩和对面的老太太都开始打瞌睡了。
但我和他的聊天却越来越投入。
“你喜欢这份工作吗?”他问我。
“说不上喜欢,但也谈不上讨厌。”我实话实说,“只是有时候觉得很空虚,写的都是别人想要的内容。”
他点点头,表示理解:“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有时候需要时间去探索。”
我们的聊天内容从工作延伸到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意外地发现,虽然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完全不同,但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却出奇地相似。
“有时候我会想,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和乡村的田园风光,到底哪个才是我真正向往的。”我说。
“也许都不是。”他微笑道,“也许真正重要的是,无论在哪里,你都能找到内心的安宁。”
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思考。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深,车厢里的灯光调暗了。
大多数乘客都已经睡着了,只有我们还在小声交谈。
时间好像在这一刻变得很慢,又好像飞快地流逝。
03
就在我打算回到座位休息时,列车突然急刹车。
毫无防备的我一个趔趄,向前栽去。
千钧一发之际,他迅速伸出手,稳稳地扶住了我。
“没事吧?”他关切地问道。
我点点头,却发现自己的心跳加速了,不知是因为刚才的惊吓,还是因为他近在咫尺的脸。
“怎么回事?”车厢里有人迷迷糊糊地问道。
列车员匆匆走过来解释:“前方线路有小故障,需要临时停车检修,请大家不要担心。”
车厢里响起一片抱怨声,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我和他站在走廊里,尴尬地松开了彼此。
“谢谢。”我小声说道。
“不客气。”他笑了笑,“幸好反应及时。”
列车停在一片黑暗中,窗外什么也看不见。
“要不要去餐车坐一会儿?反正一时半会儿睡不着了。”他提议道。
我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餐车里几乎没有人,我们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
“要喝点什么?”他问。
“热水就好。”我说。
他去买了两杯热水,递给我一杯。
“你经常坐火车吗?”我问道。
“很频繁。”他轻笑,“算是我第二个家了。”
“一定见过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吧?”我好奇地问。
“是啊,每次旅行都像一个小型的社会样本。”他说,“人们在陌生的环境中,反而容易展现真实的一面。”
他的话让我若有所思。
“就像现在的我们?”我问。
“或许吧。”他微笑着看向窗外的黑夜,“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空间里,我们可以暂时忘记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列车重新启动了,但我们依然坐在餐车里。
“你有没有想过改变现在的生活?”他突然问道。
这个问题让我愣了一下。
“有时候会。”我坦诚地说,“尤其是在加班到深夜,或者面对无理的客户要求时。”
“那你为什么不改变?”他追问。
“惯性吧。”我苦笑,“或者说,不知道改变后会怎样。至少现在的生活,虽然不完美,但还算可控。”
他点点头,似乎很理解我的感受。
“你呢?”我反问,“你喜欢现在这种四处奔波的生活吗?”
他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以前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自由。但最近,我开始思考是否应该有所改变。”
“为什么?”我好奇地问。
“可能是年龄的关系吧。”他微微一笑,“三十五岁了,有时候会想,是不是该有个稳定的地方了。”
这个回答让我有些意外,我原本以为他是那种永远不会被常规生活束缚的人。
“所以你在考虑定居?”
“在考虑接受一家杂志社的固定职位。”他说,“虽然可能没有现在这么自由,但至少生活会规律一些。”
我们就这样聊着各自的生活和困惑,时间悄悄流逝。
餐车里的灯光很柔和,照在他的脸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我发现他的眼睛很特别,在谈到自己热爱的事物时,会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你知道吗?”他突然说,“我最喜欢火车上的这种感觉。”
“什么感觉?”我问。
“时间被拉长,空间被压缩。”他说,“在这个封闭的小世界里,陌生人之间可以毫无保留地交谈,因为知道下车后可能再也不会相见。”
他的话让我心头一动。
是啊,正是这种特殊的环境,让我们可以如此坦诚地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没有社交压力,没有身份包袱,只有纯粹的交流。
“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休息了。”他看了看手表,已经凌晨一点多。
我点点头,跟着他回到了车厢。
04
回到车厢后,其他乘客都已经熟睡。
他帮我拿了一瓶水,轻声说:“早点休息吧,明天还有很长的路程。”
我点点头,爬上了自己的铺位。
躺在床上,我却怎么也睡不着。
脑海中全是刚才与他交谈的画面。
那种感觉很奇妙,仿佛认识了很久的朋友,又仿佛是第一次真正认识一个人。
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他轻轻翻身的声音。
“也睡不着?”他的声音很轻,几乎是耳语。
“嗯。”我轻声回应。
“要不要看看夜景?这段路很美。”他提议道。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轻手轻脚地下了床。
他已经站在走廊的窗边,目光投向窗外。
我走过去,站在他旁边。
窗外是无边的黑暗,偶尔闪过一两盏孤独的灯光。
月光洒在铁轨上,反射出银色的光芒。
“看那里。”他指向远处的山影,“再过一会儿,我们就会经过一座小镇,那里的夜景很美。”
果然,没多久,远处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灯光。
随着列车的接近,灯光越来越密集,最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画卷。
“很美。”我由衷地赞叹。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美好瞬间,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他说。
我们就这样并肩站着,看着窗外的风景。
不知为何,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和舒适。
“你拍了很多照片,有最喜欢的一张吗?”我问道。
他想了想,拿出手机翻找。
“这张。”他找出一张照片给我看。
照片中是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妻,坐在青海湖边的草地上。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老人脸上的皱纹清晰可见,但眼中的幸福感却无比真实。
“他们结婚五十年了,一辈子都在那个小村庄里。”他解释道,“当我问他们生活中最幸福的事是什么时,老太太指着老伴说:'有他在的每一天。'”
这个简单的故事让我心头一暖。
“你相信这种感情吗?”我问。
“相信。”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虽然现在这种感情越来越少见了。”
他说这话时,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向往,又带着一丝孤独。
不知怎的,我突然很想了解他更多。
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摄影师,更是作为一个人。
列车继续前行,我们的谈话也在继续。
从理想到现实,从过去到未来。
每一个话题都让我们靠近一点,又近一点。
不知不觉中,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天亮了。”他轻声说。
我这才发现,我们竟然聊了整整一夜。
“你一定很累了,要不要去休息一会儿?”他关切地问。
我摇摇头:“反正也睡不着了,等会儿吃个早饭就好。”
列车员开始穿梭于车厢之间,准备发放早餐。
我们回到座位上,其他乘客也陆续醒来。
“早上好。”对面的老太太向我们打招呼,目光中带着一丝善意的调侃。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早餐是简单的馒头和咸菜,我们随意吃了一些。
吃完早饭,车厢里的气氛活跃起来。
大家开始收拾行李,准备下一站的到来。
“你什么时候到站?”他问我。
“下午三点左右。”我回答。
“那还有几个小时。”他说,“要不要再看看我拍的其他照片?”
我欣然同意。
05
他拿出电脑,打开了一个文件夹。
里面是他这些年来拍摄的精选作品。
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有质朴的民间风情,还有城市中的瞬间捕捉。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他耐心地为我讲解每张照片的拍摄背景和技巧。
我则分享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距离又近了一些。
列车行驶在广袤的平原上,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我们身上。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我偷偷看了他一眼,他正专注地讲解一张照片的构图。
阳光勾勒出他侧脸的轮廓,睫毛的影子投在脸颊上。
一种奇特的感觉在我心中涌动。
明明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却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和亲近感。
“怎么了?”他注意到我的目光,微笑着问。
“没什么。”我有些慌乱地移开视线,“只是在想,你的工作真的很有意义。”
他笑了笑:“每个人的工作都有自己的意义。重要的是,你是否从中找到了乐趣和价值。”
列车继续向前驶去,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
而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我们的故事也在悄然展开。
中午时分,列车停靠在一个小站。
“要下去走走吗?停车时间有二十分钟。”他提议道。
我考虑了一下,点头同意了。
站台上的空气清新许多,我们沿着站台慢慢走着。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选择现在的工作,你会做什么?”他问我。
“可能会成为一名作家吧。”我说出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我喜欢写故事。”
“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他鼓励道。
“时间吧,还有生活压力。”我苦笑,“你知道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理解。但有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哪怕只是小小的尝试。”
我们在站台上买了些当地特产的零食,然后回到了车上。
下午的阳光有些刺眼,他主动帮我调整了窗帘。
“谢谢。”我说。
“不客气。”他微笑着回应,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我看不懂的情绪。
车厢里的温度似乎比早上高了一些,或许是因为阳光的缘故。
又或许是因为那种无法言说的氛围。
我们继续聊着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但话题开始变得更加个人化。
他问我有没有男朋友,我诚实地告诉他分手已经半年了。
“因为什么分的?”他好奇地问。
“三观不合吧。”我简单地回答,“他太现实,而我可能还保留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
“比如?”
“比如相信真正的爱情,比如希望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我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他的眼神变得柔和:“这有什么不好?保留一些理想主义的情怀,生活才有色彩。”
不知怎的,他的这句话让我心头一暖。
“你呢?有女朋友吗?”我问。
“没有。”他摇摇头,“可能是工作的关系,一直没能维持一段稳定的关系。”
“不打算找一个吗?”
“想啊。”他笑了笑,“只是还没遇到合适的人吧。”
06
说这话时,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让我感到一阵莫名的心跳加速。
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我们的交谈也越来越深入。
午后的阳光洒在车厢里,空气中飘浮着细小的尘埃。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流逝,而我却希望这趟旅程能够再长一些。
夜幕再次降临,列车还在继续行驶。
距离我的目的地还有几个小时。
晚饭后,车厢里的气氛又回归宁静。
大多数乘客开始准备休息,有些已经躺下。
不知什么时候,车厢里的灯光调暗了。
只剩下走廊上的几盏小灯,投下微弱的光芒。
我坐在窗边,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灯光。
他坐在我旁边,沉默不语。
这种沉默并不尴尬,反而让人感到安心。
“困了吗?”他轻声问我。
我摇摇头:“不困。”
“我也是。”他微笑,“可能是因为知道明天就要分别了。”
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
是啊,不管这趟旅程有多美好,终究会有结束的时候。
“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他突然开口,声音很轻,“但这一天半的时间,是我最近几个月最放松的时刻。”
我看向他,发现他的眼神中带着真诚和一丝犹豫。
“我也是。”我轻声回应,“能遇到像你这样的人,是很幸运的事情。”
车厢内外都很安静,只有列车行驶的声音。
“你相信火车上能遇到命中注定的人吗?”他突然问道,声音低沉。
这个问题让我心跳加速。
“不信。”我轻声回答,视线却不自觉地落在他修长的手指上。
“那为什么你的眼睛在告诉我另一个答案?”他靠近了一点,我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松木香气。
我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要跃出胸腔。
他的脸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立体,眼神中闪烁着我从未见过的光芒。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他慢慢伸出手,轻轻握住了我的手。
他的手掌温暖而干燥,触感令人安心。
随后他靠近我的耳朵说出了一句话,让我立马感到面红耳赤...
“有件事我一直想问你。”他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你相信命运的安排吗?”
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悸动,心跳声大得仿佛整个车厢都能听见。
“我不知道。”我诚实地回答,声音有些颤抖。
他更靠近了一些,我们的距离近到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呼吸。
窗外的月光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完美的轮廓。
就在我以为他要吻我的那一刻,他却停了下来。
“抱歉。”他轻声说道,微微后退,“我不应该这样。”
这一刻的暧昧与克制,让我既感到失落又莫名松了一口气。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坐着,谁都没有再说话。
但空气中那种无法言说的情感,却比任何言语都要真实。
08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唤醒了沉睡的乘客。
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然在座位上睡着了。
身上盖着一件外套,是他的。
我环顾四周,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他去洗漱了。”对面的老太太善意地提醒我。
我点点头,心中泛起一丝尴尬和不安。
昨晚那个暧昧的时刻,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我的一场梦?
不久后,他回到了车厢。
“早上好。”他微笑着向我打招呼,语气和往常一样自然。
“早上好。”我回应道,将他的外套递还给他,“谢谢。”
“不客气。”他接过外套,“昨晚你睡得很熟,我没忍心叫醒你。”
我们的谈话如往常一样进行,但总感觉有什么不同了。
那种微妙的气氛,像是一层看不见的薄纱,笼罩在我们之间。
吃早饭时,我们偶然在餐车相遇。
“介意我坐这里吗?”他问。
我摇摇头,示意他坐下。
我们默默地吃着早餐,气氛有些尴尬。
“关于昨晚...”他终于开口。
“不用解释。”我赶紧打断他,“我明白。”
“不,你可能不明白。”他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我,“旅途中的情感往往被放大,但这不意味着它不真实。”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有时候,正是在这种短暂的相遇中,我们才能放下防备,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他继续说道。
这句话让我若有所思。
也许他说得对,也许正是因为知道这段关系注定短暂,我们才能如此坦诚地交流。
没有顾虑,没有负担,只有当下的真实感受。
“还有三个小时就到你的站了。”他提醒我。
我点点头,心中泛起一丝不舍。
“我能留个联系方式吗?”他问。
我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同意了。
我们交换了手机号和社交媒体账号。
“不管怎样,认识你是件很愉快的事。”他真诚地说。
“我也是。”我微笑着回应。
回到车厢后,我开始整理行李,准备下车。
他也在一旁帮忙,偶尔会提一些建议。
车窗外的风景变得越来越熟悉,那是我家乡的标志。
“快到了。”我说,心情复杂。
“你呢?还要坐多久?”我问他。
“还有五个小时。”他回答,“到西安后还要转车。”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列车也在不断接近我的目的地。
“下一站,徐州。”广播里传来列车员的声音。
我的心一紧,终于到站了。
“到了。”我轻声说。
他点点头,帮我拿下行李。
“谢谢你这一路的陪伴。”我真诚地说。
“不用谢,是我该感谢你。”他微笑着回应。
车厢里的其他乘客也纷纷向我道别。
“小姑娘,一路平安啊。”对面的老太太慈祥地说。
上铺的女孩也向我挥手告别。
列车缓缓驶入站台,我站在门口,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
“到西安后给我发个消息吧,让我知道你安全到达了。”我对他说。
“一定。”他承诺道。
列车停稳,门打开了。
站台上人来人往,有人迎接,有人离别。
“再见。”我最后看了他一眼。
“再见。”他微笑着挥手,眼神中带着不舍。
我拖着行李下了车,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走出几步后,我忍不住回头望去。
他站在车窗边,目送着我离开。
我们隔着玻璃窗对视,彼此微笑。
09
直到列车再次启动,他的身影才渐渐远去。
站在月台上,我突然感到一丝失落。
虽然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但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
也许我们会保持联系,也许这次分别就是永远。
就在我准备离开站台时,我无意中打开包发现了一个小信封。
这不是我的东西,我并不记得自己何时放进去的。
好奇心驱使我打开了它。
里面是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我正站在北京西站的候车厅里。
这显然是他拍的,但为什么他会有我候车时的照片?
我翻到照片背面,上面写着一行小字:“你没认出我,但这是我们第二次相遇。”
这句话让我一头雾水。
第二次相遇?这是什么意思?
我努力回忆,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他。
带着疑惑,我离开了火车站。
回到家后,我被家人的热情招待暂时冲淡了对那张照片的疑惑。
直到晚上独处时,我才重新拿出那张照片仔细端详。
照片拍摄于候车时,角度很专业,光影处理得恰到好处。
这无疑是一个摄影师的手笔。
但我确定,在火车上遇见他之前,我从未见过他。
“你没认出我,但这是我们第二次相遇。”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决定查看一下社交媒体,看能否找到一些线索。
输入他的名字,很快找到了他的账号。
浏览他的主页,里面有许多精美的照片,风格和他给我看的那些很像。
突然,一张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
那是一张三年前发布的集体照,拍摄于一个公司活动上。
我放大照片,看到了令我震惊的一幕。
照片的角落里,站着的正是我的身影。
这是我曾经工作的广告公司年度晚会的照片。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次晚会我确实参加了。
当时公司请了一位摄影师全程记录。
而那位摄影师,很可能就是他。
我翻看更多照片,发现了几张单独拍摄我的照片。
角度和构图都很专业,但明显带着一种特殊的关注。
“原来如此...”我喃喃自语。
三年前那次晚会上,我们确实见过,但当时的我可能并没有特别注意他。
而他,却记住了我。
到了这趟火车上,他立刻认出了我,但选择了不提起。
这个发现让我心情复杂。
他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我们曾经见过?
是怕吓到我,还是有其他原因?
带着这些疑问,我给他发了一条信息:“照片我收到了。原来我们真的见过。”
发完后,我就关了手机,不敢面对可能的回复。
第二天早上,我看到他回复了我的信息。
“抱歉没有直接告诉你。害怕你会觉得奇怪。”
紧接着又是一条:“当时在候车室看到你,感到很惊讶。上车后发现我们在同一个车厢,更是意外。”
我回复道:“为什么不直接和我打招呼?”
“不确定你是否还记得我。”他回答,“也不想让气氛变得尴尬。”
这个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
“那照片你是什么时候拍的?”我继续问。
“当天在候车室看到你的时候。职业病,看到美的画面就想记录下来。”
我不知该如何回应这个略带调情的回答。
“那些在晚会上单独拍我的照片呢?”我直接问道。
他沉默了一会儿,才回复:“你发现了啊。”
“嗯,看了你的社交媒体。”
“老实说,当时就对你有印象。”他坦诚道,“但工作场合,不适合搭讪。”
“所以这次在火车上,你一直知道是我?”
“是的。不过我们的交谈是真实的,我没有刻意隐瞒任何事情,除了这一点。”
10
我不知道该相信还是怀疑。
“给我点时间考虑吧。”最后我这样回复他。
“我理解。无论如何,认识你是我的幸运。”他回道。
接下来的几天,我沉浸在家人团聚的喜悦中,暂时搁置了这件事。
但每当夜深人静,我的思绪就会回到那趟火车,回到那些交谈,那个暧昧的夜晚。
那些感受是真实的,我无法否认。
一周后,我决定再次联系他。
“你现在在哪里?”我问。
“刚回北京。”他回答,“后天又要出发去青岛。”
“依旧是那么忙啊。”
“是啊,不过在考虑那份固定工作的事。”
我们就这样聊了起来,仿佛在火车上的那种轻松氛围又回来了。
关于那张照片的事,似乎成了我们之间的一个小插曲。
两周的假期结束后,我也返回了北京。
一天下班后,我收到了他的信息:“有时间见面吗?”
我犹豫了一下,回复道:“好的,你定地点吧。”
我们约在了一家安静的咖啡馆。
推开门,看到他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场景似曾相识,让我想起了火车上的那个下午。
“好久不见。”他站起来向我打招呼。
“才一个月而已。”我笑着回应。
坐下后,他递给我一个精美的小盒子。
“送你的,希望你喜欢。”
我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台微型相机。
“这是?”
“我用的第一台相机的改良版。”他解释道,“想着你说过对摄影有兴趣,也许可以尝试一下。”
这份礼物让我有些感动。
“谢谢,我很喜欢。”
我们聊了很多,从工作到生活,从过去到未来。
他告诉我,他决定接受那份杂志社的工作,下个月就会正式入职。
“这意味着你会长期留在北京了?”我问。
“是的。”他点点头,“也许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
谈话间,他提起了火车上的那个夜晚。
“那天晚上,我差点吻你。”他坦诚道。
“我知道。”我轻声回应。
“后来我想了很多。”他继续说,“在火车上的那种感觉很特别,但我不确定它是否能延续到现实生活中。”
“现在呢?”我问。
“现在我确定了。”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柔。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那一刻,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和确定。
“要不要尝试看看?”他轻声问道。
“尝试什么?”
“尝试一段不在火车上的关系。”他微笑着说。
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拿起他送我的相机,对准他按下了快门。
“这是我的回答。”我将相机转向他,屏幕上是他期待的表情。
他看了照片,笑了起来。
“希望这不是我们故事的终点,而是新的开始。”他说。
我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期待。
不管未来如何,那趟火车上发生的一切,那个与陌生人共度的奇妙时光,都将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有时候,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而在旅途中与你擦肩而过的那个人。
而我们,选择不只是擦肩而过,而是停下脚步,给彼此一个机会。
来源:小灰灰游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