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夏后的张家川县梁山大地,色彩斑斓,到处生机勃勃,一座座村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落地生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记者:刘晶)立夏后的张家川县梁山大地,色彩斑斓,到处生机勃勃,一座座村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落地生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近日,走进梁山镇杨渠村,一幅清新宜人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笔直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远方,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白墙灰瓦,搭配着古朴的大门,尽显传统韵味,与周围郁郁葱葱的绿植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美的乡村风景画。
路边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不仅为村民夜间出行提供了便利,更彰显着村庄的现代化气息。精心修建的栅栏将道路与绿化带分隔开来,栅栏内,各类绿植生机勃勃,为村庄增添了一抹抹绿意。
放眼望去,乡间道路宽敞平整,路旁的绿色护栏与周围的自然景致相映成趣。道路两侧,树木错落有致,嫩绿的枝叶在阳光下闪烁着生机,远处是层层叠叠的田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农业生产景象。自信从容的青年漫步在乡间道路上,她不仅是乡村发展的见证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他的步伐,似乎象征着乡村青年对家乡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自从乡村建设以来,我们广大群众对乡村的建设工作非常支持。经过打造,我们村子环境变好了,道路也整洁了,乱堆乱放的现象也没有了,现在的村庄像公园一样美丽,看到自己的家乡变的越来越好,我非常开心、非常自豪。”梁山镇杨渠村村民高斌告诉记者。
在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行动中,梁山镇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村道硬化和村庄综合治理,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保留乡村风貌的同时,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着力打造“一村一品”格局,让乡村文化基础更实、形式更丰富,实现了示范村“颜值”“品质”和“内涵”的有效提升,让乡村建设有“形”更有“魂”。
沿路走进村内,只见新修建的晾晒厂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坚实,宽敞平整的水泥地面映入眼帘,上方搭建起大型金属架构,光伏板整齐铺设其上,一辆工程车停在下方,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与完善工作。
“每到丰收季,村民们晾晒小麦、玉米、菜籽……会面临诸多不便,今年政府给我们新修建的晾晒场太好了,能满足全村粮食晾晒的需求,为我们村里的人提供了很多方便。”梁山村村民李平平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我们村不断聚力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提质效,推动乡村建设实现由表及里、神形兼备的全面蝶变。杨渠村建成占地800平方米村文化活动广场1处、450平方米停车场1处、公共厕所1座、设立物流点1处、休闲广场和生态微地形各1处。硬化道路1.06万平方米、排洪渠2980米、地下水渠716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改造厕所236座,改厕率占常住户94%。今年栽植冬青、桃梅600棵、垂柳、云杉、红叶李2400棵、鸢尾5000株、播撒万寿菊、格桑花种子10斤,全村绿化覆盖达7800平方米,占总面积34%。”梁山镇杨渠村村党支部书记马守清说。
下一步,梁山镇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群众主体、长效治理的原则,让美丽乡村既保留“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乡愁,又焕发“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活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
来源:天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