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市通州区的大运河文化历史悠久,它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携手共进,保护好京杭大运河,传承好这份宝贵的遗产”……5月7日下午,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附属小学内气氛火热,由未来网主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的“奋斗者笔记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线
未来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 王晓青)“北京市通州区的大运河文化历史悠久,它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携手共进,保护好京杭大运河,传承好这份宝贵的遗产”……5月7日下午,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附属小学内气氛火热,由未来网主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的“奋斗者笔记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线下宣讲展播活动在这里举办,现场互动不断,师生热情高涨。
(未来网王晓青 摄)
此次线下宣讲展播活动是“奋斗者笔记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系列网络主题活动的组成部分。该主题活动启动以来,推出了系列沉浸式探访云直播、演讲vlog、手绘海报等一大批形式多样的产品,引领广大青少年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其中,在《探寻通州大运河之“变”》沉浸式探访云直播中,由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附属小学的师生参与组成的“未来寻访团”走进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漫步通州区大运河边,了解这里的“绿色变迁”故事,引发了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对京杭大运河的关注、以及对绿色发展的深刻认识与思考。
(未来网王晓青 摄)
此次宣讲嘉宾有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附属小学三(8)中队辅导员赵祎,以及少先队员李宣颐、贾梓菡、马子涵,她们以饱满的热情,通过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和趣味互动,将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的发展变迁娓娓道来。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到隋朝大规模疏浚形成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的隋唐大运河,再到元朝“裁弯取直”、缩短航线;从舳舻相继的漕运盛况,到许多文人墨客为大运河留下千古名句,再到如今的生态环境保护,李宣颐向同学们生动地讲述了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的千年传奇。
(未来网王晓青 摄)
贾梓菡介绍了大运河沿线别具一格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张家湾古镇曾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京杭大运河孕育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比如运河号子、乡间庙会”“由于漕运的发展,各地的美食汇聚于此”……
(未来网王晓青 摄)
在互动环节,中队辅导员赵祎围绕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的历史文化,精心设置知识问答。“北京市通州区的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哪个部分”“通州的传统名点糖火烧有什么特点”……同学们积极抢答,欢声笑语与知识的火花交织碰撞,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未来网王晓青 摄)
“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通州大力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让这条古运河重焕生机。
初夏时节,坐落在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河畔的运河中学附属小学绽放着生机与活力;校园内,有关大运河的图文展板,静静诉说着千年运河的波澜壮阔与岁月沧桑。此次宣讲活动最后,马子涵向同学们发出“树立保护意识”“参与环保活动”等保护大运河的倡议。她说,“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京杭大运河一定会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燃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