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辅助到自动的本质差异,根据SAE国际标准,辅助驾驶(L0-L2)与自动驾驶(L3-L5)存在本质性责任划分。以特斯拉Autopilot为例,其核心功能属于L2级,部分驾驶自动化,驾驶员需全程监控路况并随时接管。而奔驰DRIVE PILOT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L
从辅助到自动的本质差异,根据SAE国际标准,辅助驾驶(L0-L2)与自动驾驶(L3-L5)存在本质性责任划分。以特斯拉Autopilot为例,其核心功能属于L2级,部分驾驶自动化,驾驶员需全程监控路况并随时接管。而奔驰DRIVE PILOT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L3系统,允许驾驶员在特定条件下(如高速公路拥堵)将控制权交给车辆,但系统仍需依赖高精地图和实时数据支持。
这种差异直接体现在责任归属上L2级事故责任由驾驶员承担,而L3及以上在设计运行域(ODD)内由车企或系统供应商负责。北京市2025年4月1日施行的《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明确规定,L3级车辆需配备驾驶员监控系统(DMS),且事故调查将优先追溯系统代码漏洞。
辅助驾驶依赖1V5R传感器方案(单目摄像头+5毫米波雷达),算力需求低于10 TOPS,决策逻辑基于规则引擎(如“检测到障碍物则刹车”)。而自动驾驶系统需搭载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算力突破1000 TOPS,采用端到端神经网络(如Waymo ChauffeurNet)实现复杂场景决策。以华为ADS 2.0为例,其通过无图化技术实现城区道路博弈,但仍需依赖高精度地图冗余;而L4级Robotaxi(如Cruise Origin)已完全摒弃高精地图,仅靠实时SLAM建图和V2X通信完成全域驾驶。
如小米SU7在事故中,车辆NOA功能被标注为智能辅助驾驶,但消费者普遍误认为其具备L3级能力。这种混淆在行业内已成潜规则,某新势力品牌将L2级高速领航命名为城市全场景自动驾驶,宣传视频中驾驶员双手脱离方向盘处理工作。
浙江嘉兴高速睡驾案例中,驾驶员在L2级辅助驾驶状态下入睡,导致车辆失控撞向护栏。这种技术依赖症源于车企暗示性宣传某品牌广告中,驾驶员在车内阅读报纸。调研显示,63%用户认为NOA=自动驾驶,28%表示“信任系统超过自己驾驶”。这种认知偏差直接导致特斯拉FSD车型每10亿英里致死事故率达5.6起,是传统车辆的4倍。
工信部2025年新规要求车企在用户手册、宣传物料中强制标注系统等级,禁止使用自动驾驶全自动等模糊表述!请保持双手握持方向盘。
技术狂飙中的清醒剂从特斯拉Autopilot到华为ADS,智能驾驶技术正在重塑人类与机器的关系。但这场革命的前提,是守住辅助与自动的边界。当车企用自动驾驶标签收割流量时,消费者更需明白真正的安全,始于对技术敬畏的清醒认知。毕竟,在L4级技术成熟前,方向盘背后的人类,仍是最后一道防线。
来源:侃车族1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