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贵州茅台镇近期出现“一条街近50%酱酒店关门”的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了酱酒行业正经历从野蛮扩张到理性发展的阵痛期。结合多个信源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贵州茅台镇近期出现“一条街近50%酱酒店关门”的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了酱酒行业正经历从野蛮扩张到理性发展的阵痛期。结合多个信源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前期疯狂扩产导致库存积压2018年后的“酱酒热”推动大量资本涌入茅台镇,2019-2023年全国酱酒产能从55万吨激增至75万吨,中小酒企盲目扩产,但市场消化能力不足。2024年酱酒产能首次下降13.33%,原酒价格跌至30元/斤(接近成本线),行业库存积压严重,终端动销困难。头部企业虹吸效应加剧竞争
贵州茅台等头部品牌通过全价位产品布局挤压中小酒企生存空间。2024年茅台营收1871.9亿元,远超仁怀市整体规模(1157.1亿元),中小品牌因缺乏品牌力和资金支持被迫停产或降价求生。政府整治“小散弱”企业
仁怀市自2020年起关停622家无证、环保不达标或质量不达标的中小酒企,整合产能并推动“退镇进园”,截至2024年10月,白酒企业从1779家减少至868。消费回归理性与需求疲软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高端酱酒需求减少,更倾向品牌化消费。2021-2024年,酱酒销售收入增速从22.6%降至4.35%,利润增速从23.8%降至3.19%,中小酒企订单锐减,门店难以为继。酱酒生产周期长、资金压力大
传统大曲酱酒需5年生产周期,新酒厂前期需投入至少1亿元资金,中小企业在销售受阻时难以维系现金流。例如,一个标准酿酒车间年维护成本超1000万元,停产成为止损选择。渠道变革冲击实体门店
线上电商、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分流客户,直营店挤压传统烟酒店利润。茅台镇门店起订量从500箱降至“一瓶可定制”,散酒价格暴跌至30元/斤,实体店利润空间被压缩。
茅台镇的关店潮是行业周期调整、政策规范、消费转型等多重压力下的必然结果。未来,酱酒市场将加速向头部品牌集中,中小企业的生存需依赖差异化创新与品质提升。这一过程虽带来阵痛,但有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你认为Deepseek分析的有道理吗?
来源:皓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