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城市大管家”模式在各地迅速铺开,从浙江嘉善的“七位一体”运营,到广州增城的全域服务治理试点,再到侨银股份、盈峰环境等头部企业的海外布局,这一模式已成为城市治理升级和物企转型的“香饽饽”。但看似火热的赛道背后,不少企业却陷入“赔本赚吆喝”的困境。究竟如
近年来,“城市大管家”模式在各地迅速铺开,从浙江嘉善的“七位一体”运营,到广州增城的全域服务治理试点,再到侨银股份、盈峰环境等头部企业的海外布局,这一模式已成为城市治理升级和物企转型的“香饽饽”。但看似火热的赛道背后,不少企业却陷入“赔本赚吆喝”的困境。究竟如何运作才能让城市大管家项目真正盈利?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城市治理现代化目标,政策红利催生城市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万亿。地方政府推动“管干分离”,将环卫、绿化、市政等业务打包招标。但在这万亿蓝海背后的“冰与火”考验中,能做得好的企业并不多。
行业超90%的TOP100环卫企业已布局城市服务,叠加央国企挤压市场,导致竞争加剧;另外政府财政预算持续收缩(如深圳某街道环卫预算下降20%),企业应收账款占比高达116%,盈利难度陡增,在竞争加剧与财政压力并存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对城市管家项目望洋兴叹。关键原因是不清楚城市管家项目的赚钱逻辑所致。
本文重点来破解城市管家项目赚钱的4个逻辑和支撑城市大管家项目实施方案的策划与编制问题。
赚钱逻辑①:资源整合,降本增效。关键点就是城市服务从“碎片化”到“全域打包”转移。通过集约化运营降低人力与设备成本,同时整合高附加值资源(如停车场、广告位)创造额外收益,实现盈利。
案例1:浙江嘉善项目,将环卫、市政、园林等7类业务统一划转至城投集团,通过规模化采购设备(如投入4500万元购置500台新型装备),机械化率提升至90%,年省成本1000万元。
案例2:广州增城项目,引入华润润高统筹停车、充电、广告等资源,通过“肥瘦搭配”盘活闲置公房,停车场收入反哺环卫支出,实现资金闭环。
赚钱逻辑②:数智赋能,效率为王。核心工具是充分利用AI+物联网+大数据科技赋能手段,减少人力依赖,提升作业精准度,同时通过数据沉淀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如动态调整预算分配)。
案例1:常州新北区,开发智慧管理平台,自动派单25万次,工单办结率99%;AI视频监测环卫作业质量,设备故障率降低30%。
案例2:侨银股份,采用“@城市”系统实现垃圾清运全程追溯,并通过智慧停车无感支付提升周转率,单个停车场收入增长68%。
赚钱逻辑③:增值服务,自我造血。核心逻辑是从“政府付费”到“市场化创收”的经营思维创新。跳出传统服务边界,挖掘城市空间商业价值(如外摆经济、特色产业),形成可持续的“输血-造血”循环。
案例1:文旅融合,端州区岩前社区引入保利物业,开发“民宿+文旅”综合体,年租金收入32.4万元,并带动片区民宿销售额增长15%。
案例2:社区经济,厦门海沧山边社区通过生鲜超市、观光夜市等业态,年增收240万元,解决120个就业岗位。
赚钱逻辑④:政企合作,长线布局。创新合作模式,比如特许经营、ABO、合资经营与长期合约,保障现金流稳定性,风险共担机制降低政府违约风险。
案例1:枣庄薛城区项目,侨银股份中标30年综合运营项目(总金额11亿),通过“市政管养+智慧建设”绑定政府需求,年服务费稳定在3683万元。
案例2:端州区,与保利物业签订“绩效对赌”协议,停车场超额收益的50%作为奖励,激发企业运营积极性。
通过以上的各种案例,反映出来的是每个项目的特殊性和唯一性。而不能千篇一律的以为城市管家就只有一个做法。因此,项目能否保持好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对具体的项目如何策划和包装,即城市管家项目的实施方案该如何来制定,以保证项目的盈利!
城市大管家项目的盈利本质是“精细化运营能力”的变现,正如侨银股份总裁夏冠明所言:“城市服务不是简单的扫地、种树,而是用经营思维重新定义城市价值。” 唯有跳出传统框架,才能在万亿赛道中真正“掘金”。
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向轻资产化, 通过平台整合资源,减少重投入(如设备租赁替代购买);行业开启垂直深耕, 在环卫、循环资源利用、垃圾分类、停车等细分领域建立技术壁垒;治理上开展生态协作, 与政府、社区、商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共享增值收益。
但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制定一份好城市大管家项目实施方案。为赋能企业,环卫数智网团队编制了完全word版的《城市大管家实施方案》,企业可根据项目的具体,在版本上修改完善即可使用,具体情况如下。
需要的可以点击链接:「链接」索取。文件目录如下:
来源:扫地僧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