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日下午,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接受日本富士电视网独家专访时强调,在与美国政府的关税谈判中,日本绝对不会接受对汽车加征关税。另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于日本时间5月2日早晨,在华盛顿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等人举行了第二轮日美关税谈判,历时约
据环球时报报道,5月2日下午,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接受日本富士电视网独家专访时强调,在与美国政府的关税谈判中,日本绝对不会接受对汽车加征关税。另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于日本时间5月2日早晨,在华盛顿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等人举行了第二轮日美关税谈判,历时约2个小时。在谈判中,赤泽亮正对美国推行的一系列关税措施表示极为遗憾,再次强烈要求美方重新考虑。
石破茂(资料图)
据悉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中,约有一半是在美国制造的。而在进口到美国的汽车中,大约一半来自其北美邻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另一半来自日本、德国等。GlobalData的数据显示,汽车制造大国日本在2023年向美国出口了148万辆汽车,该国汽车行业占对美国出口总额的近30%。日本国内舆论也同仇敌忾,针对美国开展了舆论攻势。
美国对日加征关税推高了国内通胀(如日系车涨价导致美国通胀上升0.8%),同时可能引发盟友对美投资意愿下降。美国在谈判中虚构数据(如声称日本汽车“隐形关税”达46%,实际仅2.5%),暴露其“贸易霸凌”本质。这与1985年《广场协议》时期的策略如出一辙。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新增贸易壁垒数量同比激增210%,多边贸易体制濒临崩溃。欧盟、日本等经济体被迫制定系统性反制措施(如欧盟计划对美国科技巨头征税),进一步加剧全球分裂。
此次强硬表态凸显石破茂政府的微妙处境:一方面,日本需依赖美国安保体系应对区域安全挑战;另一方面,汽车产业攸关经济命脉,难以妥协。有分析指出,石破茂团队正试图复制20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后的策略——在汇率问题上让步,换取汽车关税豁免。不过,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加剧了谈判复杂性:特朗普政府正试图以“美国优先”重塑贸易规则,汽车关税被视为中期选举前凝聚选民的“政治筹码”。日本驻美大使馆消息人士透露,美方已暗示“可考虑分阶段实施关税”。
当地时间4月16日,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访问美国华盛顿。(资料图)
日本过去也曾多次偷偷摸摸减持美债,美债持有额已从2021年12月高峰时期的1.3万亿美元减少到2025年1月的1.08万亿美元,当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持日元流动性和避险。但这一次,日本公开在对美关税谈判中提到抛售问题,威胁之音意味深长,正如英国媒体所言,“美国在亚洲最亲密的盟友罕见露出了凶狠的表情”。中国作为第二大美债持有国也在持续抛售美债,中日两家并非联手,但目的却有相似之处。
“理论上,美国特朗普政府出台的‘对等关税’豁免了药品、汽车和零部件产品,但情况也略微复杂。截止到目前,美国对中国产燃油乘用车征收72.5%的关税,对中国产新能源汽车征收147.5%的关税,对中国产汽车零部件征收72.5%的关税,对中国产中重卡与客车征收145%的‘对等关税’、整体税率达到170%及以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道。
石破茂(资料图)
近期合资燃油车发力,随着新能源占比过半,合资企业努力调整渠道、产品、广宣等,尤其是头部合资企业,近期取得尚可的业绩,并且合资未来新产品陆续发布技术路线,合资企业今年有探底反弹趋势。中国汽车出口美国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完全没有在美国销售,因此中国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不会受到美国加关税的影响;今年4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目前保持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要驱动力,传统燃油车市场则继续萎缩。
来源:正史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