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化解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镇原县聚焦基层社会治理难点,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以源头防范、多元调处、法治宣传为抓手,通过创新机制、强化举措、压实责任,构建矛盾纠纷化解全链条机制,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
自“化解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镇原县聚焦基层社会治理难点,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以源头防范、多元调处、法治宣传为抓手,通过创新机制、强化举措、压实责任,构建矛盾纠纷化解全链条机制,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强化源头治理,织密矛盾纠纷“防控网”。按照“防范在早、化解在小”原则,镇原县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组织驻村干部、网格员、党员等深入村组逐户逐人开展拉网式、地毯式、起底式矛盾纠纷排查,并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民生诉求、突出问题等建立清单、台账,严防脱管漏管、出现盲区。同步完善“日研判、周调度”机制,加强矛盾纠纷研判分析,下发风险预警督办函,推动“治未病”长效工作机制落地。
通过“边排查、边化解、边总结”模式,将90%以上的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据悉,“化解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35件,依托各乡镇建立的“党员调解室”“群众说事室”“事了·心了”“枫桥式”调解室等一批调解阵地,通过“背靠背调解、面对面沟通、心贴心共情”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21件,化解率98%,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创新调处机制,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围绕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镇原县创新“多元联调聚合力、分类施策提效能、闭环管理保实效调处”工作机制,整合司法所、综治中心、派出所、村委会等力量,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和“五位一体”调解队伍,推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针对复杂矛盾实行“一事一策”,组建专班集中攻坚;建立矛盾纠纷跟踪回访机制,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巩固调解成果,防止矛盾反弹。
深化普法宣传,筑牢法治意识“防火墙”。镇原县以“化解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为牵引,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法治教育。线上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推送法律知识及调解案例,线下通过法律法规宣讲、入户走访等“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引导群众树立和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用法、化解靠法”意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不断深化群众法治理念,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强化督导检查,拧紧治理效能“稳压器”。镇原县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成立专项督查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现场交办、发放督办函等方式,对各乡镇、单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详细了解矛盾纠纷摸底排查化解、重点人员服务管理等情况,严格落实“一事一案”“一人一策”,推动问题实质化解,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基层化解。“化解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开展监督检查3次,下发预警督办函32份,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镇原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庆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