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这个世界正有贸易壁垒的高墙筑起,正被单边主义的阴云笼罩,而此刻的湘西大地,却正有开放合作的嘹亮号角响起。怀化,这座群山环抱中的内陆城市,正以“共享机遇,共赢未来”的胸襟,在这曾演绎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现代传奇之地,搭建起联通世界的金色桥梁。
怀化国际会展中心彩旗飘扬,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盛会氛围。
5月9日,第二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将如期举办。
当下,这个世界正有贸易壁垒的高墙筑起,正被单边主义的阴云笼罩,而此刻的湘西大地,却正有开放合作的嘹亮号角响起。怀化,这座群山环抱中的内陆城市,正以“共享机遇,共赢未来”的胸襟,在这曾演绎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现代传奇之地,搭建起联通世界的金色桥梁。
此时的这场盛会,不仅是对逆全球化浪潮的生动回应,更展现出中国内陆城市突破地理藩篱、重构经济版图的智慧与雄心。
“钢铁驼队”奏响开放强音。三载耕耘,中老班列开行量从151列跃升至千列规模,2024年增幅更是高达364.58%,这条横跨中南半岛的物流动脉,将“怀化制造”的箱包、碣滩茶、靖州杨梅等送抵东盟,也让老挝稻米、泰国榴莲得以香飘五溪。
数据是奇迹的印证。怀化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年均增长87.23%,增速连续三年领跑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幅61.07%,156家箱包企业编织的“国际箱包之都”的经纬,成为这座内陆城市打破“地理褶皱”的生动注脚。
博览会不仅是商品的展台,更是科技赋能的试验场。AI机器人穿梭导引,智能翻译消除语言藩篱,数字人主播全天候播报,这些科技元素的注入,将让传统展会焕发数字新生。
更令人瞩目的,还有制度创新的“怀化样本”。这里有全国首个RCEP内陆城市服务中心集成156项服务,有“四关如一关”通关模式,有试点中的数据跨境流动“白名单”,还有创新构建的“战略研讨-资源对接-项目落地”全链条机制。
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成为独特亮色。“非遗出海”行动将千年侗苗元素转化为时尚符号,中医药服务贸易出口试点让中医智慧成为东盟人的健康守护。穿行于崇山峻岭的“怀化-万象”跨境旅游专列,搭载的不仅是游客,更是文明对话的种子。这种“文化+科技+经贸”的融合创新,正在培育更具包容性的怀化气质。
博览会的溢出效应,正在重塑怀化的城市基因。国际陆港的龙门吊起落间,临港产业集群拔节生长;不断增长的出口数据与大幅下降的物流费用,印证着“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的质变。一个个突破性探索为内陆开放蹚出了新路,也让曼谷的椰香与芷江鸭的醇厚在商贸洽谈中交融,让东盟资源与怀化制造在产业链上耦合。
当“湘滇·澜湄线”冷链班列连通中南半岛,当岳阳怀化东盟接续班列穿梭长江经济带,一个“依托双通道、对接两大洋、服务双循环”的开放体系已然成形。
内陆不是宿命,开放造就未来。
透过博览会的聚光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展品与合约的流动,更是一个内陆城市突破地理边界、重构发展逻辑的勇气,是一个内陆省份在双循环格局中勇闯新路的担当。
这场初夏的盛会,恰如沅江奔流的浪潮,正携带着中国内陆开放的澎湃动能,向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蔚蓝海域浩荡前行。(文/张兴诚)
来源:红网·红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