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老字号”!长乐首家诞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8 15:34 2

摘要:走进聚德堂药香工坊,青烟缭绕中,非遗传承人黄建信(字清樾)正专注于制香。案台上,沉香、檀香、海南降真、丁香等道地药材整齐码放,静待一场与时光的对话。

近日

福建大宋香事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

“聚德堂”品牌顺利通过公示

正式获评“福建老字号”

成为长乐首个获此殊荣的品牌

下面跟着小编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焚香、品茗、插花、挂画

并称“四大雅事”

其中焚香是文人墨客修身养性的生活雅趣

陆游“沉水香销人独立”的孤寂

李清照“瑞脑消金兽”的温婉

让香事超越了嗅觉体验

成为文人精神世界的诗意表达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袅袅药香渐消于岁月洪流

但在首占镇

世代沿袭制香技艺的中医世家

如执着的守望者

让这份百年传承得以延续

走进聚德堂药香工坊,青烟缭绕中,非遗传承人黄建信(字清樾)正专注于制香。案台上,沉香、檀香、海南降真、丁香等道地药材整齐码放,静待一场与时光的对话。

他将案台上整齐码放的道地中药材,清洗过后用酒、蜜、醋等进行炮制,研磨成粉末,随后将所有的香料调和在一起放入陶罐中窖藏。

“药香需要根据香方来定窖藏的时间长短,从7天至半年不等,窖藏足时后取出香料,加入粘粉制作成一条条线香,阴干后,再进行降燥气处理,短则七日、长则一年以上。”黄建信将窖藏好的药香小心翼翼放好,也将这份对传承的坚守,封存进岁月的陶缸。

“聚德堂”始于1732 年,创立了“吸入法”“透皮吸收法”和“口服法”等多种疗法,研制出的“聚德堂香茶饼”“聚德堂香油膏”“聚德堂腊膏”等行销大江南北及东南亚等地,进入清朝达官贵人及皇室。“聚德堂”芳香药物防治和香蒸品通过“内病外治”“闻香治病”的香薰疗法和薰洗疗法为许多患者缓解了身体不适。

“我的曾祖父黄心锐是聚德堂第四代传承人,也是民国时期知名中医,我的爷爷黄大受、奶奶林瑞雅凭借着对家族技艺的热爱与坚守不断延续药香的研制,始终将‘聚德行善,济世安康’作为立堂之本。”黄建信说,后来,他的伯父黄云祥、父母黄祥俤、黄秋芳接力传承,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让这项技艺焕发光芒,如今接力棒传到了他的手上。

“熟记百草功效,掌握每味药材的炮制火候、窖藏时辰,这些都是祖辈用世代经验凝成的‘香方密码’。”黄建信说道,传统的药香制备工艺包括“煮、蒸、炒、灸、炮、烘焙、水飞、炼蜜、煆炭、合香、捣香、收香、窖藏”等几十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一款制作如法的药香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甚至更久。

药香之妙在于“香药同源”的智慧。《红楼梦》冷香丸、《还珠格格》香妃传说,皆暗合“以香养生”的理念。在黄建信看来,药香是传统自然的疗法——香气通过毛孔入阳明经,可静心、理气、调理脏腑。不同于西方香水的嗅觉审美,中国药香从诞生起便烙印着“香药同源”的基因,《黄帝内经》记载的“燔针劫刺以治寒痹”,正是药香疗愈的源头。

黄建信点燃了桌上的药香,沉香的醇厚如热带雨林的岁月沉淀,檀香的甜意似温暖树丛安抚心绪,薄荷的凉意若山间清泉唤醒感官。微阖双眼,深吸一口气,药香顺着鼻腔缓缓流入肺腑,周身的疲惫仿若被一双轻柔的手一点点抽离,此刻,尘世的喧嚣被这一缕药香隔绝在外,只留内心的安宁平和。

这份传承并非固守传统。据地方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带回的海外香料,早在上百年前便融入首占的市井生活,檀香艾草驱蚊、沉香蜂蜜安神,形成“以香养性”的民间智慧。

近年来,黄建信不畏艰辛,四处搜集散落的古籍资料,反复钻研古老配方,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融入现代创新理念,创建首占聚德堂药香传统制作技艺工坊,成立福州大宋香事文化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香文化研究学者,“大宋香事”“香创好物”品牌创始人,带着聚德堂药香走进非遗市集、体验工坊、校园,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各大文化展,与国际制香大师交流。

为了让这项技艺不断延续,黄建信还通过开展培训课程、举办技艺交流活动等方式,将药香制作技艺传授给更多人,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药香制作人才。

“守正”与“创新”在青烟中交融,聚德堂药香在2021年11月入选第三批长乐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建信也在2021年11月成为第三批长乐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24年入选第八批福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开发的各类药香产品,更让药香从工坊走向都市人的案头,成为疗愈焦虑的“生活解药”,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还远销海外。

“每一炷香都是祖辈用光阴写成的药方。”黄建信将搓好的线香整齐摆上木架,夕阳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香面上,宛如给这门古老的非遗技艺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

记者 王至莹

来源:晓华美食菜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