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明水县:黑土地上的春耕直播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8 17:15 2

摘要:五月的黑龙江明水大地,黑土的芬芳在春风中流淌。5 月 8 日上午,明水县繁荣乡自兴村的玉米田里,搭载着破垄夹肥装置的拖拉机正划破地表,将一粒粒肥料与希望一同埋进肥沃的土层。随后机械镇压、机械播种同步进行。田边的直播镜头同步捕捉着这一切,让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土地托

五月的黑龙江明水大地,黑土的芬芳在春风中流淌。5 月 8 日上午,明水县繁荣乡自兴村的玉米田里,搭载着破垄夹肥装置的拖拉机正划破地表,将一粒粒肥料与希望一同埋进肥沃的土层。随后机械镇压、机械播种同步进行。田边的直播镜头同步捕捉着这一切,让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土地托管农户,通过屏幕实现了与黑土地的 "云对话"。这场融合了新技术、新农机与数字直播的春耕,不仅是一次农田里的云端春耕,更是科技与土地、农民之间的一场温暖约定。​

破垄夹肥:重塑土地的 "营养密码"​

在传统耕作印象中,65厘米宽的小垄曾是东北玉米地的标准配置。但今年的致富村农田里,130 厘米的大垄如黑色绸带般向远方铺展,"大垄双行" 种植技术正改写着土地的耕作逻辑。随着拖拉机缓缓前行,破土犁铧如巨鲸摆尾,在地表划出两道深邃的 V 型沟槽,紧随其后的破垄夹肥装置精准地将肥料嵌入土壤夹层,为种子打造出专属的 "营养襁褓"。​

“这大垄宽度为130厘米,垄上双行,株距20厘米,行距50厘米,每亩5000株苗。而平常的标准垄宽度65厘米,每亩4500株苗。用大垄实践增产20% ”。国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曲向前介绍说。这是当地推广的"大垄双行"玉米种植与在线垄夹肥新技术。

破垄夹肥,重塑了土地的 "营养密码"。"破垄夹肥不是简单施肥,而是把肥料精准埋在地下20厘米处。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可使肥料利用率提升30%以上。深翻施肥能打破犁底层,扩大耕层范围,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少板结现象。”合作社成员于海瑞介绍说。据了解,国丰种植专业合作今年土地托管10000多亩地,采用良机、良技、良种新技术。

云端守望:直播镜头里的托管田

“看这施肥的深度正好是20厘米,施肥装置是我自己改装的。”蹲在田地里,33岁的本村网红主播于海瑞手拿米尺现场操作,现场直播。

"张大叔,您家地块现在播到第三垄了,您看这破垄夹肥的深度,咱们用的是卫星定位的智能农机,施肥深度误差不超过2毫米。"于海瑞将镜头对准米尺。"屏幕另一端,远在青岛打工的李友立刻发来消息:"今年看这肥下得这么讲究,心里更踏实了!"

这样的直播场景,每天都在田间上演。作为土地托管模式的配套服务,对于在山东打工的村民赵海来说,手机屏幕里的春耕画面比任何电话都更让他安心:"去年用这技术多收了 200 斤,今年看这肥下得这么精准,秋收肯定差不了!" 而在大庆务工的孙明留言:"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卫星、靠雷达,比绣花还精细。土地托管大机械新技术就是好啊!"​

临近中午时分,田野渐渐安静,新播的种子在破垄形成的 "营养夹层" 里等待萌发。破垄夹肥技术重塑着土地的供养方式,智能农机改写着耕作的精度标准,而直播镜头则搭建起跨越时空的沟通桥梁。 (高伟)

来源:食安黑龙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