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胖东来超市本该是民营企业的骄傲:员工享有高工资,顾客不满意随便退货,服务堪称行业天花板。
从“隔夜三文鱼”到“玉石暴利”,这背后藏着多少见不得光的恶意?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胖东来超市本该是民营企业的骄傲:员工享有高工资,顾客不满意随便退货,服务堪称行业天花板。
然而,接连不断的“暴利”“质量差”谣言却让这家良心企业频频被推上风口浪尖……
2025年4月,抖音网红“柴怼怼”以“打假”之名,将矛头对准胖东来,声称其销售的和田玉“成本几十元卖几千上万”,暴利惊人。
一时间,网络哗然,胖东来被扣上“黑心商超”的帽子。
然而,真相经不起推敲,胖东来迅速公开进货单、成本价及销售数据,显示其玉石毛利率严格控制在20%以内,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许昌市场监管局介入调查,确认所有玉石均附权威鉴定证书,质量合规,经营合法。
可以说,这场“暴利”风波,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抹黑。
不仅如此,“柴怼怼”本人更是玉石卖家,其直播间产品价格远高于胖东来,明显存在恶意竞争动机。
于是,胖东来果断反击,以“名誉侵权”为由提起诉讼,索赔500万元,并推动平台下架其29条侵权视频,账号被封禁一个月。
若“柴怼怼”无法证明其“偷税漏税”等指控,可能将刑事追责。
人民日报对此评论:“无端抹黑良心企业,不仅伤害品牌,更动摇市场信任。”
但这场风波并非孤例,此前,胖东来也曾因“隔夜三文鱼”“擀面皮卫生”等问题被质疑,这就让胖东来每次只能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来自证清白。
那么,为什么一家以真诚著称的企业,总是成为谣言的靶子?
作为一家仅在河南许昌和新乡布局13家门店的超市,胖东来2023年销售额达46亿元,店均年销售额3.8亿元,远超永辉、步步高等全国连锁巨头。
其成功秘诀在于“高利润分配”与“极致服务”:95%的利润分配给员工,普通店员月薪高达7000元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而顾客不满意则可无条件退货,甚至因商品瑕疵获高额赔偿,正是这种模式让胖东来成为零售业的“神话”,却也引发了行业矛盾。
有业内人士直言:“胖东来让同行难堪。”一些企业老板公开表示“学胖东来先得分钱”,但高福利和高服务的高成本让多数企业望而却步。
难以复制胖东来的模式,使得胖东来成为部分同行眼中的“刺头”,也让其成为恶意抹黑的目标。
人民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舆论监督应是建设性的,而非以抹黑为目的的流量狂欢。”
胖东来的遭遇,恰恰折射出舆论生态的复杂性,而在这场风波中,另一位民营企业家的以前的一句话,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刻的启示。
陶华碧的箴言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曾说:“做生意要讲良心,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句话与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商亦有道”理念不谋而合,于东来在玉石风波后公开表示:“我们不怕监督,但不能容忍恶意造谣。”
胖东来多次以透明化经营自证清白,例如公开进货价、接受第三方检测,甚至在“隔夜三文鱼”事件中主动公布内部调查报告,详细说明问题环节及整改措施 。
如此“良心经营”的坚持,让胖东来在每一次风波后都能迅速赢得公众信任。
可陶华碧的“防人之心”也提醒我们,良心企业需要更强的自我保护机制。
当前,造谣成本低与企业维权代价高的失衡,成为胖东来等民营企业面临的普遍困境。
以玉石风波为例,“柴怼怼”仅凭几分钟直播便引发千万流量,而胖东来为澄清谣言耗费数月,公开核心数据,甚至面临商誉危机。
于东来曾在社交平台无奈表示:“如果再有恶意抹黑,我宁愿关闭企业。”这种“以退为进”的表态,既是对谣言的愤怒,也是对舆论环境的失望。
所以陶华碧的“良心经营”哲学,不仅是胖东来的行动指南,也应成为每一位消费者的理性标尺。
结语“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胖东来从一家40平米杂货店到年销售额46亿元的零售传奇,靠的是对“良心”二字的坚守。
在风波之后,胖东来的客流不减反增,正是公众对良心企业的最好回应,让我们共同守护这样的企业,用理性和信任,筑起公平的市场环境!
来源:道義长存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