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曾一松理论宣讲工作室正式入驻瑞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一步增强了瑞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理论宣讲力量。理论宣讲工作室是瑞安市文明中心打造的十大文明实践品牌之一,促进了瑞安全市文化阵地建设和“浙江有礼·瑞安先行”县域文明实践。
日前,曾一松理论宣讲工作室正式入驻瑞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一步增强了瑞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理论宣讲力量。理论宣讲工作室是瑞安市文明中心打造的十大文明实践品牌之一,促进了瑞安全市文化阵地建设和“浙江有礼·瑞安先行”县域文明实践。
近年来,瑞安市坚持群众路线,勇于先行先试,把“有礼”元素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十大文明实践品牌建设,培育形成了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文明新风尚,为“浙江有礼”在基层的深入实践提供“瑞安样板”。
据了解,瑞安于2023年3月28日推出了从儿童到老人的全龄文明实践十大品牌:明德爱心亭、海厦义诊馆、道德事务所、文明实践学院、经典读书会、非遗手工坊、有礼大讲堂、海外青播团、理论宣讲工作室和家风宣讲队。近两年,这些文明实践品牌的内涵不断丰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来,滋润了广大群众的心,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养。
“道德模范参与乡村矛盾调解,我们不仅不用打官司就能解决纠纷,而且还提升了我们的文明素养。”日前,陶山镇沙洲村村民郑先生竖起大拇指为道德模范参与基层矛盾调解点赞。瑞安市文明中心积极探索基层德治模式,指导成立陶山镇道德事务所,吸收市、县、镇三级道德模范入驻,让道德之光深度融入“浙江有礼”文明实践和乡村矛盾调解,推动“有礼”之风吹到基层。
“相比政府在乡村治理中侧重于用‘法’,道德事务所在调解时更侧重以德服人,用‘理’和‘情’协调基层矛盾,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成功率,降低了群众的诉讼成本。”瑞安市文明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案子,道德事务所还会邀请派出所、司法所、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参与调解,确保群众反映的事项都能“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
近年来,道德事务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并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浙风十礼”的精神内涵融合起来,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2.11%。2023年12月,“道德事务所”品牌项目入选“浙江有礼·四个一百”典型展示名单,2024年获得浙江省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银奖。
除了发扬道德模范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外,瑞安市文明中心还坚持惠民利民导向,指导瑞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文明实践品牌,形成人人学礼知礼的浓厚氛围。在寒暑假、周末等时间节点,瑞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学习非遗技艺、暑期夏令营等系列活动,让青少年儿童体验非遗技艺,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争做文明有礼好少年。每逢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瑞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芥菜饭、端午粽、月饼等富含节日气息的美食为媒介,发放“光盘行动”倡议书,号召广大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让“有礼”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细微处。
瑞安市文明中心还关心着生活在海外的青少年,海外青播团推出“海YOUNG讲堂”等活动栏目,通过远程视频的形式,向旅居海外的华人,特别是青少年,传播瑞安好故事,增强他们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积极引入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统筹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活动,提升群众的思想理论水平;邀请公立医院名医专家举办中医知识科普讲座,在“海厦义诊馆”开展中医义诊,服务群众,普及中医文化。如今,每个义诊日,馆内基本上人满为患,甚至还有不少来自瓯海、平阳的群众前来参加活动。
此外,瑞安市文明中心还开展各类“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系列活动,举办“礼行四季”文明实践集市,赴湖岭镇鹿源村等村社开展“家风家教”专场演出,让群众在“有礼”文化中受到熏陶,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学礼知礼之风遍布瑞安的各个角落。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