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略的常识告诉我们:保持目标与能力的动态平衡,才能防止出现过度姑息对手的绥靖政策,也能避免过度扩张的大国政治悲剧。然而,战略的这一理论化认知与战略历史实践的非线性系统效应不能混为一谈。过度的科学化有可能让战略的演绎变得更加机械与线性,减少了思辨色彩,正如技术决
战略是一部历史:科学与艺术的两难选择
战略的常识告诉我们:保持目标与能力的动态平衡,才能防止出现过度姑息对手的绥靖政策,也能避免过度扩张的大国政治悲剧。然而,战略的这一理论化认知与战略历史实践的非线性系统效应不能混为一谈。过度的科学化有可能让战略的演绎变得更加机械与线性,减少了思辨色彩,正如技术决定论往往低估历史照进现实的战略意义。如果完全忽略科学化逻辑,则可能让战略的艺术想象力缺少必要的规范束缚,精炼理论更加困难,就好像马汉的海权论更偏重历史叙事而非“海权”概念本身的界定。从摩根索的《科学人对抗权力政治》,到华尔兹以来结构主义的“奥卡姆剃刀”简约原则,传统的战略研究是应逐渐与日趋科学化的现实主义“分道扬镳”还是折中主义的“趋同”? 你可能对大战略不感兴趣,大战略却对你感兴趣,大战略既可能“似是而非”,也可能“似非而是”。
主讲人简介
秦立志,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副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地缘政治学、大国竞争战略方面研究。发表论著多篇,媒体评论若干。代表性成果有:《大国经略边缘地带的战略偏好选择机制》《战略惯性与陆权传统大国的地缘制权偏好》《战略不确定性与安全困境的生成机制》《战略审慎:汉斯.摩根索的权力政治思想析论》等。近期关注的主要议题:中层理论、大国战略互动的核心概念、帝国史、战略博弈的复杂性机理等。
讲座时间与形式
时间
2025年5月10日(周六)
19:30-21:00
参与方式
1. 腾讯会议
2. “国政学人”微信视频号
3. “国政学人”B站直播间
排版 | 丁岚韵
本文为公益分享,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来源:国政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