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品牌:从丽水山耕到赤诚峰味的政府、企业与社会协同路径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8 21:31 2

摘要:区域公用品牌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与系统性支持。通过政策引导、标准制定、资源整合,政府为品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基础设施。

——【政策统筹×企业创新×社会共建】深度解析

一、政府统筹:构建品牌战略的顶层设计

区域公用品牌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与系统性支持。通过政策引导、标准制定、资源整合,政府为品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基础设施。

1. 政策创新与战略规划

“丽水山耕”:作为全国首个地市级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市政府于2014年推出“整合全域,统一品牌”战略,通过《“丽水山耕”品牌发展蓝皮书》明确品牌定位,首创“1+N”全产业链公共服务体系,整合全市19个地理标志产品和上千种农产品,实现品牌销售额从5.6亿元跃升至53.7亿元。

“巴味渝珍”:重庆市政府于2017年主导创建全国首个省级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通过“金字塔型品牌结构”整合全市2796家企业、9966款产品,2023年销售收入突破67.5亿元,并借助量子防伪技术保障品牌公信力。

2. 标准化与质量管控

“赤诚峰味”:内蒙古赤峰市对标国际标准,制定严格的准入机制,要求产品通过“四级九类”质量追溯体系,覆盖生产、加工、储运全流程。2024年品牌价值达754.5亿元,位居内蒙古首位。

“禹上田园”:浙江余杭区建立“一卡一码一证”溯源系统,农产品合格率达100%,并通过品牌授权管理规范,形成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1+4”母子品牌体系,溢价提升10%。

3. 资金与平台支持

丽水市设立农业投资发展集团,统筹品牌营销与供应链服务;

重庆市政府打造1200平方米的“巴味渝珍”创新创业孵化空间,推动品牌与电商、商超渠道深度合作。

二、企业参与:激活品牌的市场生命力

企业是品牌价值的核心载体,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产业链延伸,实现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价值跃升。

1. 品牌授权与产品创新

“巴味渝珍”:授权企业开发29款爆品,如“橙子兄弟”“恒尚黑猪”,通过定制化生产提升附加值。2024年品牌产品线覆盖12个品类,线上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赤诚峰味”:精选昭乌达羊肉、敖汉小米等特色产品,打造“全产业生态链孵化器”,推动单品溢价300%以上,并入驻北京、上海高端商超。

2. 产业链延伸与三产融合

“禹上田园”:以良渚文化为内核,推出“农耕体验+民宿+文创”模式,如良渚麟海蔬果合作社通过“农耕稻草”主题景点和DIY活动,年增收658万元。

“丽水山耕”:对标欧盟标准禁用106种农药化肥,推动生态种植与文旅结合,吸引游客参与采摘、研学活动,衍生品销售占比35%。

3.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运营

“巴味渝珍”: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产品全程追溯,发放715万枚量子云码防伪商标,消费者扫码即可验证真伪。

“赤诚峰味”:搭建京东旗舰店、抖音直播间等线上矩阵,2023年通过直播带货实现销售额超10亿元。

三、社会共建:凝聚文化认同与消费共识

区域品牌不仅是商业符号,更是地域文化的载体。通过文化赋能、媒体传播、公众参与,品牌得以深入人心。

1. 文化赋能与IP塑造

“禹上田园”:提炼“风雅”核心价值,融入良渚玉琮、径山茶宴等元素,打造“江南风雅生活体验品牌”,通过宋画风格包装和禅茶文化体验提升品牌溢价。

“赤诚峰味”:结合红山文化、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旱作系统),开发小米油、小米皂等文创产品,赋予农产品文化附加值。

2. 媒体传播与公众参与

“丽水山耕”:通过《品牌发展蓝皮书》发布、生态农业协会会员联动,形成“政府+企业+农户”协同传播网络,五次登顶“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榜首。

“巴味渝珍”:举办“好食材特色美食大赛”,联合央视、新华网等媒体打造“山水重庆”品牌形象,累计触达4361万人次。

3. 社会资本与消费认同

“赤诚峰味”:通过社区品鉴会、高铁站广告等线下场景强化消费者认知,品牌形象店覆盖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2023年签约额超163亿元。

“禹上田园”:开设“禹上田园”土鲜店和线上小程序,与盒马鲜生、叮咚买菜合作,推动品牌从区域走向全国。

四、案例启示:区域品牌建设的四大核心逻辑

“政策+标准”双驱动:政府需制定长期战略、严格品控标准,如丽水的欧盟对标、赤峰的“1+N+M”品牌矩阵。

“文化+科技”双赋能:通过地域文化提升品牌内涵,借助数字化工具优化运营效率,如禹上田园的宋风设计、巴味渝珍的区块链追溯。

“企业+产业链”协同:企业需深耕产品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如赤峰小米的深加工、巴味渝珍的爆款开发。

“社会+消费”共生态:通过公众参与、媒体传播构建品牌认同,如丽水的生态旅游、赤峰的直播带货。

五、未来展望:区域品牌的升级路径

科技深化:应用AI、元宇宙技术打造虚拟农场体验,如“禹上田园”AR导览;

国际化拓展:推动“赤诚峰味”进入国际商超体系,复制“丽水山耕”的欧盟标准全球化路径;

可持续运营:强化绿色认证与碳足迹管理,如重庆“巴味渝珍”的碳中和农产品开发。

结语

从“丽水山耕”的生态价值转化,到“赤诚峰味”的全产业链驱动,区域品牌的成功离不开政府、企业与社会的“三位一体”协同。未来,唯有将政策精准性、企业创新力、文化感染力深度融合,方能实现从“地方特产”到“国家名片”的跨越,为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小陆聊农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