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把命交给了淘宝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8 23:13 3

摘要:社区平台小红书凸显商业化焦虑。2025年5月7日,小红书与淘宝天猫联手推出了名为红猫计划的合作,这一计划首次系统性打通了内容种草与电商成交之间的技术壁垒,用户可以直接从小红书笔记跳转至淘宝天猫商品页完成购买。这是内容平台商业化的一次重大飞跃,但对小红书而言,这

时尚产业高管必读的早报及舆情

时尚商业Daily / 2025年5月8日

社区平台小红书凸显商业化焦虑。2025年5月7日,小红书与淘宝天猫联手推出了名为红猫计划的合作,这一计划首次系统性打通了内容种草与电商成交之间的技术壁垒,用户可以直接从小红书笔记跳转至淘宝天猫商品页完成购买。

这是内容平台商业化的一次重大飞跃,但对小红书而言,这更像是一场急迫的变现冲刺,本质还是贩卖流量,把命交给了淘宝天猫。

目前种草社区的流量红利,正在触顶。
过去几年,小红书以“真实分享”“生活方式”构建起了区别于抖音、微博的社区氛围,也成为品牌必争的种草阵地。但几个残酷的现实正在浮现。

一是社区增长趋缓,根据第三方数据,小红书MAU月活跃用户在2024年下半年出现横盘,新增用户增长率低于10%。
二是商业化渗透缓慢,相比抖音、快手,小红书的广告转化效率与品牌留存率仍偏低。
三是用户内容创作门槛降低,平台面临“种草内卷”、笔记泛商业化问题,信任基础正被稀释。

在“美好生活方式”的理想叙事之下,小红书显然已无法靠社区氛围继续支撑资本市场的估值期望。

从外部看,红猫计划是一次双赢的生态合作,淘宝获得内容流量,小红书拓展商业通道。但从内部看,这是小红书的一次急速商业化试验,三个核心意图非常明显。

首先,直接挂链淘宝成交,首次允许在内容中嵌入高强度商业行为,放弃“纯社区”人设。
其次,以流量定价为中心的资源分发机制上线,内容的商业价值可被量化,平台开始系统性售卖流量。
最后,对商家提出“日均投放”门槛,小红书不再只欢迎“优质内容”,更欢迎“持续投钱”。

这表明,小红书不再满足于“影响用户心智”,它现在更想“影响用户钱包”。

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小红书的商业身份剧变。

小红书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生活方式社区”,强调内容优质、真实、去中心化。但从最近一系列举动来看,平台正在主动转向更加“平台型”的流量运营商。

2024年小红书引入聚光平台,对内容创作者开启精准投流, 与京东、淘宝试水CID挂链、直播等内容电商功能,启动品牌橱窗功能,推动博主变现。

如今,通过红猫计划的官方打通,小红书第一次明确地告诉用户:我不仅提供种草,还直接带你去下单。

这不仅是身份的转换,更是战略立场的转变——从“社区第一”转为“转化效率第一”。

变现当然必要,但对于小红书来说,更难的问题是如何维持“信任”这块根基。

一旦内容笔记中充斥大量带货跳转链接, 笔记真实性下降,内容更像是“广告文案”而非真实分享,用户“被商业化感知”增强,削弱社区氛围,创作者生态失衡,中小内容创作者因无广告预算被边缘化。

从平台长期来看,小红书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平衡“信任氛围”与“商业闭环”,这是所有内容社区平台进入深度商业化后都将面临的阵痛。

有分析人士认为,小红书不是不明白这种变化的代价,它只是在当前阶段别无选择。资本压力逼近,IPO预期悬而未决,盈利模型仍不清晰。

淘宝的庞大交易体量与天猫品牌资源,恰好可以为小红书“回血”,提供变现模板、吸引更多KA品牌预算、强化内容商业化转化能力。

所以,小红书“急于变现”背后,不是风格漂移,而是战略焦虑。
不得不警惕的是,淘宝天猫的入口不会允许被小红书的流量左右,一家独大。像当年的美丽说跟淘宝合作一样,最后都是不欢而散。一个更商业的小红书,用户还买账吗,毕竟,用户不是因为商品而来,而是因为这里的内容“不像广告”。如果某一天,打开小红书的体验变成“广告合集”,那么“种草力”或许也就终结了。

来源:时尚商业Dail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