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灰头土脸到南亚上空一飞冲天,中国军售之路,一切都是定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9 04:37 3

摘要:1960年-1970年,中国人均GDP在85美元-113美元之间,同期非洲最落后的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人均GDP是中国的三倍。然而就在这个十年,中国拥有了两弹一星,

中国是超级大国的命,注定无法平庸!

1960年-1970年,中国人均GDP在85美元-113美元之间,同期非洲最落后的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人均GDP是中国的三倍。然而就在这个十年,中国拥有了两弹一星,

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国际环境,比任何个国家都要险恶1000倍。伊朗再怎么说还有一个盟友俄罗斯,美国也从来没有对伊朗发出核打击威胁,但中国当时面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打击威胁。

除了中国,没有哪个国家在社会发展水平如此低下,国际环境如此恶劣的时候还能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就算有,也搞不出这样的尖端科技,绝无可能!

全世界有哪个国家在刚刚建国,温饱都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就喊出了“超英赶美”的口号,时至今日都有人觉得当时那个口号太不切实际了。

现在再看看,全世界又有哪个国家实现了“超英赶美”呢?中国实现了吗?除了人均GDP,试问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和美国还有多大差距?不知道,只知道美国两党和精英都被逼得快变成神经质了。

两伊战争期间,中国通过第三方转口规避制裁,以低价、耐用的装备填补美苏禁运空白。中械以 “性价比之王” 的角色深度介入这场持续八年的消耗战,成为双方维持战场能力的关键支撑。

彼时中国武器装备的性能和美苏差距巨大,例如伊拉克1981 年通过约旦从中国采购的 2860 辆69-II、69-IIC 坦克,装甲仅 380 毫米,在战争中损失惨重。

伊拉克的歼 - 7 尽管数量占优,但缺乏中距空战能力,在 1982 年 “斋月行动” 中,被伊朗美制 F-14 发射的 AIM-54 “不死鸟” 导弹击落 12 架,暴露代差劣势。

1982 年 “圣城行动” 中,伊拉克 69 式坦克集群惨遭伊朗“陶” 式导弹伏击,单日损失超 200 辆,其简陋的火控系统命中率不足 30%。

到了1991海湾战争,美国 M1A1 主战坦克打69式,就像打电脑游戏一样简单。

30架歼-7干脆被伊拉克埋在沙漠里,一炮未发,战后被美军挖出来,纷纷合影留念。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灰头土脸”。

1987年的中东地区极为混乱,沙特北有伊拉克,南有伊朗,都是地区军事大国。

腰缠万贯的沙特老国王萨勒曼做梦都想弄一件趁手的兵器,以保万全,找美国和苏联都遭到拒绝,于是就找到了中国。

当时正值美苏争霸高峰,倒有点像今天的印度,谁都想拉拢,是个香饽饽。

于是中国就向沙特提供了35枚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该导弹可以携带核弹头,但中国并没有向沙特出售核弹头。

有了这35枚东风导弹后,沙特从不轻易视人,可能是故意要营造一种“战略模糊”以吓阻对手,毕竟弹头里面装的是啥,只有两国知道。

在当时的中东地区,也只有沙特拥有超过30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这极大地提升了沙特的国防能力和地区影响力,并在动乱的中东地区保住了自身安全。

2013年,中东地区硝烟四起,沙特老国王决定让儿子小萨勒曼进入内阁,主导军事,并在当年4月罕见地举行了大阅兵,“东风3”压轴出场,时隔26年,依然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5月7日在南亚上空发生的空战,巴基斯坦仅凭一款歼-10CE,就将欧洲最强四代半战机“阵风”(法制)打得怀疑机生。

这一战,最焦虑的可能不是印度,也不是法国,而是视中国为唯一竞争对手的美国,因为歼-10这款战机,在中国军工体系里并不先进。在中国空军的战机排行榜中最多位列第八,但它却有可能凭借雷达和空空导弹的优势,打爆除F-22和F-35之外的所有美国战斗机。

中国军工因一场印巴空战而声名远播,但接下来的歼-35战机,才是中国军工和美国军工分庭抗礼的开山之作。

2024年11月央视军事频道展示了歼-35的生产线,目前双线量产已启动,预计2025年底,产能将达到40架。

美媒认为,歼-35量产将挑战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制空优势。该机型作为中国新一代隐身舰载战斗机,与歼-15协同构成航母舰载机体系的核心。

至于歼-35的潜在客户有哪些,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歼-35在未来中东地区,南亚地区和世界其他热点地区,能不能像歼-10CE完虐“阵风”一样,完虐F-35呢?

来源:慎观视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