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家“零工超市”就设在绿油油的麦田旁,开在新聚丰农药化肥超市里。超市老板苏曙,是“零工超市”的领办人,每天为西周堡村、窨子村等28个村的乡亲们整理发布最新招工信息。
5月7日,在衡水市河东街道桥东社区“零工超市”,专职工作人员路晓艳(左)与居民交流就业信息。河北日报记者 潘文静摄
“招大量红薯剪苗工,联系电话131……”
5月7日一大早,新聚丰零工群就热闹起来。这个微信群,是衡水深州市辰时镇“零工超市”的群,每天发布十几条招工信息。
这家“零工超市”就设在绿油油的麦田旁,开在新聚丰农药化肥超市里。超市老板苏曙,是“零工超市”的领办人,每天为西周堡村、窨子村等28个村的乡亲们整理发布最新招工信息。
“乡亲们找活儿认政府、认熟人。”苏曙告诉记者,看着一个个老乡通过“零工超市”找到满意的工作,他打心底里高兴。
“零工超市”,是衡水市人社部门与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合作,利用超市、社区等人员集中、信息传播快的特点,为劳动者和用人主体搭建的就业服务平台。目前,全市建立了1792家“零工超市”,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成功服务5.2万余人次。
正聊着,窨子村村民李新果走进超市,笑着和苏曙打招呼:“今天这活儿可近,就在超市对面的麦田浇地。”
李新果家里种着5亩地,农闲时就通过“零工超市”找活儿干,每个月增收四五千元。
而对于深州脱毒薯苗基地负责人刘军安来说,“零工超市”解决了他招工难的问题。
在基地70多个薯苗大棚里,上百名工人正在剪苗。“以前招这么多工人,得挨村找,托亲戚朋友打电话问。现在,把招工信息发给苏曙,一晚上就能招齐人。”刘军安说。
乡村的“零工超市”开在田间地头,城市的“零工超市”则开在社区里。
“王姐,超市促销员这活儿干得还顺心吗?”当日,在衡水市桃城区河东街道桥东社区“零工超市”,专职工作人员路晓艳进行电话回访。
电话里传出社区居民王莉爽朗的声音:“在大超市里工作,环境、待遇好,每个月稳稳当当拿3000块钱。”
这家“零工超市”,就开在位于依云湾小区的桥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
记者采访时,正赶上依云湾小区居民杨月前来致谢。
“春节后来登记,第二天接到了面试通知,很快就入职了。我在这家电子商务公司工作两个多月了,底薪是4500元,奖金也越拿越多。感谢政府为我提供这么精准的岗位信息。”26岁的杨月说。
杨月之前在北京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做网络运营,春节后打算在老家就业。在小区散步时,她看到“零工超市”的招牌,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登记了。路晓艳根据她的求职意愿,为她推送了十几条网络运营岗位招聘信息。
“我们就像‘红娘’,为居民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路晓艳介绍,今年1至4月,“零工超市”帮助18人实现就业,岗位包括家政服务、物流配送、网络运营等。
“立足‘小切口’,服务‘大民生’。”衡水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科科长刘勇表示,“零工超市”依托“熟人社会”的信任基础,叠加专业化服务,撬动多方力量参与,有效破解“企业招工难、劳动者求职难”的双向困境。(河北日报记者 潘文静 解楚楚)
来源:河北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