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苗种植早春虫害—绿盲蝽防治要点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9 00:43 2

摘要:危害植物新梢嫩顶芽后变干枯,防治新梢停长或长势弱。嫩叶受害后,出现黑色小点,随着叶片生长,形成不规则孔洞,叶片萎缩不平,残缺畸形。花蕾受害后即停止发育并干枯脱落,受害幼果初期表面呈现不规则的黑点,随着果实膨大,黑点变为褐色和黑褐色,形成不规则的疮痂,少数果实在

一、定义

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别名花叶虫、小臭虫等,绿盲蝽寄主植物多。

二、危害

危害植物新梢嫩顶芽后变干枯,防治新梢停长或长势弱。嫩叶受害后,出现黑色小点,随着叶片生长,形成不规则孔洞,叶片萎缩不平,残缺畸形。花蕾受害后即停止发育并干枯脱落,受害幼果初期表面呈现不规则的黑点,随着果实膨大,黑点变为褐色和黑褐色,形成不规则的疮痂,少数果实在疮痂处开裂。在果实成熟期绿盲蝽刺吸果裂缝处、传播果病害、加速果霉烂,给果农经济造成很大损失。

三、习性

虫体较小,且具有白天静伏于叶片背而和杂草间、移动分散式为害、卵产在植物组织体内等习性,因此一般不容易被发现。绿盲蝽具趋花、趋嫩为害习性和杂食性,迁飞能力较强,可在果树和地而及果园周围杂草、作物之间转移,单一在被危害植物上用药很难控制其危害。

四、防治要点

4.1 防治时间

葡萄开始萌芽展叶时开始危害,这是用药的关键期,太迟 ,绿盲蝽已对叶片和花蕾造成危害,错过有利防治时期。气温20~30℃,相对湿度80%~90%最适合绿盲蝽的发生和蔓延。雨后绿盲蝽对葡萄的危害也重,除露地栽培时,雨后有用药的习惯外,避雨设施用药次数少,绿盲蝽有转移危害的现象。绿盲蝽昼伏夜出,夜间活动频繁,喷药时间最好在上午9: 30前或下午4: 30后。

4.2 园区管理

新梢生长茂盛,果园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增加,有利于绿盲蝽繁殖,加强园区生长季管理。 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杀死部分越冬虫卵。葡萄发芽至新梢展叶期,首先选用渗透性强的高内吸杀虫、杀卵药剂,比如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溴氰菊酯、氧化乐果以及吡蚜酮等。常用药剂可交替使用,每隔10天喷洒1次,连续喷2次。绿盲蝽寄主植物多,有迁飞危害现象,与枣树、桃树相邻的葡萄地块、杂草丛生的地块等,绿盲蝽往往发生较重,适当增加喷药次数。园区四周及地面杂草等地也要施药。

新建园区绿盲蝽危害较为严重,在管理时应引起重视。老园区绿盲蝽危害较轻。绿盲蝽危害幼果症状和黑逗病类似,广大农户要仔细甄别,综合防治! #三农#

来源:南阳村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