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颈动脉,这条从心脏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大脑的生命通道,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可能不堪设想。然而,并非所有的颈动脉斑块都需要立即治疗。就像城市交通系统中的路障,有些只是小小的警示牌,而有些则是完全的道路封锁——需要区别对待。
浩瀚的人体血管宛如一条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承载着生命之源。而在这河流之中,有时会悄然形成一些"暗礁"——颈动脉斑块。
许多人在体检中偶然发现自己的颈动脉中存在这样的斑块,顿时心头一震,不知是该立即采取行动,还是可以暂时观察。
颈动脉,这条从心脏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大脑的生命通道,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可能不堪设想。然而,并非所有的颈动脉斑块都需要立即治疗。就像城市交通系统中的路障,有些只是小小的警示牌,而有些则是完全的道路封锁——需要区别对待。
颈动脉斑块,这个潜伏在血管中的"定时炸弹",到底何时需要拆除,何时可以监控?本文将从四个关键维度为大家揭开这个谜题。
颈动脉斑块是血管内壁上逐渐积累的脂质、钙化物质和细胞碎片形成的沉积物。它们就像河床上日积月累的淤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厚、变硬。这些斑块主要由脂质(尤其是胆固醇)、钙化物质、纤维组织和炎症细胞组成。
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和缺乏运动犹如土壤中的化学肥料,促使这些斑块生长。遗传因素则像种子,决定了某些人更容易长出这些"杂草"。年龄的增长是最不可避免的因素,随着岁月流逝,血管壁变得僵硬,更容易形成斑块。
判断颈动脉斑块是否需要治疗,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 斑块的稳定性
斑块就像冰山,表面平静不代表内部稳定。稳定的斑块通常有较厚的纤维帽,内部脂质核心较小,不易破裂。而不稳定斑块则像一个薄壳鸡蛋,极易破裂,释放出内部物质,引发血栓形成。
医学影像学检查能够揭示斑块的内部结构。超声波检查显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的斑块,可能意味着内部有出血或大量脂质,属于不稳定斑块,风险更高。这些斑块如同即将崩塌的山体,需要更谨慎对待。
2. 斑块的狭窄程度
血管狭窄程度是评估治疗必要性的重要指标。轻度狭窄(而严重狭窄(≥70%)或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干预。
想象一下,如果一条六车道的高速公路突然变成只有两车道,交通堵塞是必然的。同样,当颈动脉狭窄严重时,血液流向大脑的通道受阻,大脑供血不足,容易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甚至脑卒中。
3. 是否有相关症状
即使是较小的斑块,如果已经引起症状,也需要积极处理。典型症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如突然的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视力模糊或丧失等,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随后完全恢复。
这些短暂的症状宛如大脑发出的警报信号,预示着可能即将发生更严重的卒中事件。正如闪烁的红灯提醒司机前方危险,这些症状提醒患者需要立即就医。
4. 综合心血管风险评估
斑块只是心血管系统健康的一个指标。医生会评估患者的整体心血管风险,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血压、血脂、糖尿病、肾功能等因素。
高风险人群即使斑块较小,也可能需要更积极的干预。就像森林防火,不仅要关注已经出现的火星,还要考虑周围的温度、湿度和风向等综合因素。
根据上述四点判断,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稳定、轻度狭窄、无症状且整体心血管风险较低的患者,通常采取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脂药、降压药等。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等。
对于不稳定斑块、明显狭窄(≥70%)或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这些手术能够清除或压扁斑块,恢复血管通畅。
值得注意的是,手术也有风险,可能导致卒中、心肌梗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医生会权衡手术的获益与风险,为患者提供最佳建议。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颈动脉斑块的最佳手段: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保持健康体重;坚持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增加蔬果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对于已经发现斑块的患者,遵医嘱定期复查非常重要。斑块可能随时间变化,稳定的斑块可能变得不稳定,轻度狭窄可能进展为严重狭窄。定期超声检查能够监测斑块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颈动脉斑块治疗的决策并非一刀切,而是需要综合考量斑块自身特性、狭窄程度、临床症状和整体心血管风险等多方面因素。恰如园丁照料花园,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关注度——有些需要精心修剪,有些只需定期浇水,而有些则需要连根拔除。
了解颈动脉斑块的本质,正确判断其严重程度,科学选择治疗方案,才能守护好这条生命的重要通道。当动脉血流畅通无阻,生命之河才能奔流不息,滋养我们的身心。
人生如河,健康为岸。愿每个人都能拥有清澈通畅的生命之河,奔向广阔的生命海洋。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2022。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2019。中国循环杂志,2019
刘鸣,赵性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2023。中华外科杂志,2023
European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Management of Atherosclerotic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y Diseas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2021
来源:陈医生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