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他被免去副总理一职,杨尚昆严肃道:到军委来,需要你当助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9 09:05 1

摘要:家人听到这话,赶忙打开电视,就看到了新闻联播正在宣读职位任免的消息,其中就有张爱萍被免去国务院副总理一职的消息。

1982年,张爱萍一家正在吃晚饭,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

打电话的人是他的秘书,秘书慌乱地告诉他:“首长快看新闻,您怎么被免职了啊!”

家人听到这话,赶忙打开电视,就看到了新闻联播正在宣读职位任免的消息,其中就有张爱萍被免去国务院副总理一职的消息。

然而和别人的慌乱不一样,张爱萍却十分平静,他告诉秘书:“别担心,这是我自己主动要求的,只不过有些突然罢了。”

原来,张爱萍早就主动递交过退休报告了,所以这算是正常的人事调动,但张爱萍却依旧皱着眉,面色十分凝重……

张爱萍是开国上将,能得到上将的军衔,足以证明他为革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他是儒将,是马背诗人,是神剑将军,也是历经跌宕的传奇。

张爱萍是四川达县人,和陈老总也算是老乡。1925年的时候,正在读中学的他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那时他阅读了很多革命书籍,认为我国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搞武装革命。因为前人的经验已经证明,想要改变国家现状,只靠改革是不行的。

社会的弊病已经根植太深了,改革只能改掉表面上的东西,那些深深扎根社会深处的弊病,靠改革是不行的。

虽然武装革命需要更多的流血牺牲,但张爱萍不介意自己成为其中一个。

他很清楚武装革命的危险性,但还是义无反顾投身于其中。他是在1928年入的党,1929年来到上海参加党的地下工作。

在这期间,他曾经有两次遭到了敌人的抓捕。

但这些并没有打击到他革命的信心,他在狱中进行了坚贞不屈的斗争,出狱后则参了军,直接和敌人在战场上一决胜负。

当然,这么多年的打仗生涯中,他也不是总能打胜仗的。但他是个非常会总结反思的人,在战场上的失利,他总会搞清楚,然后避免继续犯这样的错误。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决定以陕北骑兵为基础,组建一支直属军委领导的骑兵团。

对我军来说,长征后期的时候,可是吃遍了敌人骑兵追袭的苦头。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军数次后悔没有组建一支像模像样的骑兵部队。

所以到了陕北之后,组建骑兵部队一事就被提上了章程。经过中央的反复推敲,终于决定让张爱萍来出任部队主官。

然而几个月之后,这支部队却在青阳岔兵败,战马损失了三分之一。对于我军来说,这样的损失是非常大的。

此战之后,张爱萍开始不断自我批评和反省。后来有人拿这件事刺激他,他冲动之下脱口而出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直接传到了毛主席耳朵里。

毛主席得知后专门把他叫到身边,十分严肃地教育了他。但毛主席还是很欣赏他的,亲自将他推荐到了红军大学。

红军大学开学后,张爱萍是第一期学员,毛主席是第一批老师。张爱萍后来回忆,毛主席上课的时候,专门给他讲了一个例子。

毛主席说,一个鲁莽的、只有热情的军事家,只能被表面情况所引诱,是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军事家的……

毛主席的一番话,让张爱萍很受用,他很快就从兵败所受的打击中回过神来了。

在之后的各种战役中,张爱萍秉承毛主席的教诲,在行动前往往要缜密筹谋一番。很多人觉得他这是多余,但只有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是无用功。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防发展成为我国的重要任务。

虽然当时各国之间没有继续爆发大的战争,但毛主席和党中央都很清楚,只要我国的国防工业落后于其他国家,那我国永远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

老一辈的革命家都清楚,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才是和平的基础。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就开始决心组建属于自己的国防体系。其中研究原子弹,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当时我国和苏联经过谈判,苏联同意提供给我国一些实验数据,这样可以减轻我国科学家们的工作。

然而事实证明,数据一类的东西,只有靠自己实验取得才是最可靠的。

张爱萍负责国防工程,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也是他担任副总长之后。身为分管国防的副总长,他总是非常忙碌的。

然而,他所负责的工作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三年大灾害的到来,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粮食减产、人民贫弱、经济衰退……这样的损失,自然也影响到了两弹工程。

关于是否要继续研发两弹,中央进行了无数次争吵。为了搞清楚我国原子能工业状况,决定后续是否继续两弹研究,这个任务被交给了张爱萍。

张爱萍经过仔细调查,写出了一份5000字的报告,阐明了研究原子弹的重要性,和我国原子能工业中急需解决的种种情况。

可以说,他的这份报告,促使毛主席下定决心要搞出原子弹来。而为了两弹事业,张爱萍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不仅要主持国防工作,还要组织领导两弹的大协作,还先后四次担任了核试验委员会主任、现场实验总指挥等。

多年来,他常年奔波于大漠深处和穷乡僻壤等人迹罕至的地方,为国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两弹一星”、洲际导弹,在这些武器的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1977年的时候,党中央本想让他担任军委秘书长,但他却选择继续主持国防工作。

他的理由很简单,我国当时的高级干部中,能搞行政工作的很多,但能搞武器装备、主抓国防设计的却很少,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很多年了,所以认为自己还是继续搞国防的好。

1980年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到了退休的时候了。当时他已经年逾古稀,身体也渐渐支撑不住高强度的工作了。

他觉得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自己已经无法谋其政了,自然也就不能占着位置了。于是,他向中央提交了离休报告。

但他没想到,中央非但没批准他的离休报告,反而任命他为国务院副总理。

说实话,国务院副总理也依旧是要主管国防科技和工业的,但他就是因为觉得自己精力不济,负责不了这样的任务了,所以才要申请退休的。

但他也清楚,中央现在需要人啊,要不然他们这群老将怎么退不下来呢?

就这样,他在副总理的位置上又干了两年。两年之后,他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确实已经不适合他了。

再加上中央已经培养出了他的接班人,所以他在副总理的职位才被免去。但他提交退休申请的时候别人都不知道,所以很是为他着急。

大家知道他这是主动退休的,也觉得这非常符合他这个人的行为。

不过他卸下副总理一职之后,就被选为了国务委员,行政待遇和副总理是一样的。但此时的军委秘书长杨尚昆,却非常关心他的后续工作安排。

得知他连个职务都没有了,杨尚昆就动了心思。

“你来给我当助手吧!”杨尚昆这样说。他觉得张爱萍在国防方面做得很好,即便现在退下去了,但也不是不能继续工作。

在杨尚昆的建议下,张爱萍成为了副秘书长,开始设立国防科工委,为国家选举优秀的人才。

他是开国上将,是中国核试验总指挥,一生传奇!CCTV国家记忆 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2025-02-25

张爱萍与中国核工业,李鹰翔,2013年07月10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62:在两弹一星的“至暗”时刻,中国新闻周刊,2019-10-03

张爱萍的抗战“诗史”,金台资讯,2020-10-12

张爱萍上将军旅轶事,苏振兰,2020年06月04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来源:韩跳跳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