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智库资讯|2025年氢能产业转向规模化发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9 09:18 2

摘要: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下简称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过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2025年将是我国氢能产业迈过经济性拐点,转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一年。

川观智库研究员 黄爱林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下简称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过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2025年将是我国氢能产业迈过经济性拐点,转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一年。

结合报告及公开报道,上述判断基于技术发展和市场表现的两方面证据。在技术层面,我国已经实现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为绿色氢能的生产提供了新方案。储运环节,液氢和固态储氢技术不断突破,持续降本。已有企业布局液氢储罐,国产化降本空间达50%;部分企业储氢技术进入示范阶段,成本较高压储氢降低30-50%。市场表现上,氢气的下游产品合成甲醇、合成氨,2024年消费量分别约995万吨、95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27%、26%。交通领域也有发展,截至2024年底,各地建成加氢站超500多座,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2.4万辆。但多个能源投资机构认为,短期内交通领域的市场应用仍有压力,工业的冶金和化工领域仍是重要增长极。

值得关注的是,必和必拓、力拓集团、福德士河集团等矿业领域的全球巨头,都对包括氢能、钾肥等在内的能源领域展现极大的兴趣。福德士河金属业务CEO狄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将业务重心放在绿色技术与能源商业化方面,其中氢能系统旨在覆盖电解槽及氢能生产系统的开发和创造。必和必拓押注了钾肥,认为这是公司“面向未来的大宗商品”。

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中国以全球40%的电解槽产能占比领跑。2025年中国电解槽产能将进一步释放,业内人士表示绿氢制备方面,电解槽领域技术壁垒高、产能利用率领先的企业将先受益于绿氢平价进程,实现规模化发展。而储运设备方面,设备国产化进一步加速,具备规模化能力的公司有望率先兑现业绩。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