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6日,在2025年南海区企业家大会上,南海区工商联(总商会)以“强筋骨、壮体魄、振精神、勤内省、看世界”五大服务理念为纲,发布了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十大举措。
3月6日,在2025年南海区企业家大会上,南海区工商联(总商会)以“强筋骨、壮体魄、振精神、勤内省、看世界”五大服务理念为纲,发布了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十大举措。
其中,在“强筋骨”方面,南海区工商联将深化商协会改革,引导商协会吸纳更多新市民企业家、青年企业家及“三高四新”企业家代表,为商协会注入新鲜血液;推动行业外引内联,促进资源共享,并支持商协会兴办经济实体,通过集优采购等多种方式为企业降本增效。
为了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早从2023年开始,南海区就全力推进行业商协会改革,并且成立南海区行业协会联合会(简称“行协联”),将分散的专业类行业协会进行整合集聚。
那么,南海的商协会服务是如何从“单打独斗”向“组团发力”升级的?就这一问题,南海融媒记者专访了南海区行业协会联合会、广东省海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志勇。
充分释放聚合效应
实现1+1>2的协同价值
2023年,在当选会长后,潘志勇现场分享行协联的工作计划,他表示,未来将通过专业服务提升行业协会的服务效能和产出,为政府促进行业协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通过搭建政府沟通平台,建言资政,反映问题,为会员企业发声。除此之外,行协联还将搭建线上供需对接平台,为区内企业、各行业协会提供线上展示、资源筛选及线上资源匹配对接功能,形成线上咨询、线下撮合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商协会生态圈。
以工作计划为行动指南,迅速行动。2024年,南海区行业协会协同发展基地正式落成,能够给商协会和会员企业提供项目孵化、人才培育、供需对接、直播展销等多元服务,有效降低商会协会综合运营成本,助力商会协会实现市场化、品牌化运作,为全区商协会改革转型和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行协联整合了57家专业类行业协会,也就是把不同性质的协会聚在了一起,那作为协会的‘领头人’,就要精于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充分释放聚合效应,实现1+1>2的协同价值。”潘志勇介绍,除了打造南海区行业协会协同发展基地外,行协联还搭建南商学院跨界合作平台,更好帮助企业开展跨界交流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通过南海新经济广场载体,推动南商学院为会员企业提供多种培训课程,已赋能超100家企业提升AI使用能力及电商服务能力。
南海区行业协会联合会、广东省海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志勇接受专访。
不出海,就出局。乱出海,必出局!近年来,出海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成为企业的共识,这也要求行业协会要为企业提供适配的服务。
潘志勇说,行协联在区工商联的指导下,将搭建开放共享的南商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广泛链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港澳等大湾区内国家级企业出海服务平台,充分用好“1+4+4”跨境出海综合服务体系、五大高能级外贸平台和旅外乡贤、海内外商协会的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出海服务。
“我们行业商协会就是要因应时势,改变服务方式,输出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满足行业共性需求,推动企业、行业发展。”潘志勇说。
打造潮玩新天地
推动艺术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
近段时间,潘志勇正忙着升级南海新经济广场的业态布局,包括引进更多的首店、打造更多新的消费场景等。“我们正在用行动助力南海人文经济引领区的建设。”他说,希望通过品牌塑造、升级,把南海新经济广场打造成产业服务流量高地、潮玩新天地、社交新聚点。
2024年9月,潘志勇领回南海区工商联十大会长工程之一的“艺企同行”工程后,就开始思索如何推动艺术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
“南海新经济广场原貌是破旧的厂房,我们近几年在保留工业厂房结构的同时植入当代美学,让旧厂房变身为出片率100%的网红打卡点。”潘志勇介绍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经济广场也需要重构商业模式,所以他决定打造一个艺术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样本。
据了解,目前南海新经济广场主要聚焦新经济、新生活、大家居三大主题板块发力。其中,在新经济板块,已经吸引超90家泛家居垂类电商、新媒体企业与网红直播基地入驻;在新生活板块,已经引进万德涞艺术中心、沧泱文化展厅等艺术场馆;在大家居板块,也吸引了一众家具家居品牌入驻。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将南海新经济广场打造为‘佛山产业服务TOP流量高地’,为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孵化赋能。”潘志勇说。
策划/南海融媒记者 李丹丹
文/南海融媒记者 李春妹
图/视频 南海融媒记者 张志成
往期链接:
拉姆有约 | 活力南商,2025如何破局? ——专访南海区总商会会长张伟明
拉姆有约|积极拥抱AI时代 共谱南商发展新篇章——专访西樵总商会会长萧礼标
拉姆有约|存量时代,南海环保产业如何重构增长方式? ——专访南海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朱斌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