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对新疆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教育援疆成为推动新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海淀区作为教育援疆的重要力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组团式教育援疆的方式,将海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教育人才带到新疆和田,助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海淀区通过组织优秀教师,教育管理人
随着国家对新疆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教育援疆成为推动新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海淀区作为教育援疆的重要力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组团式教育援疆的方式,将海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教育人才带到新疆和田,助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海淀区通过组织优秀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等力量,组成规模最大的教育援疆团队,深入新疆和田受援学校开展支教、教研、管理等各项工作。援疆团队不仅带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积极参与当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新疆和田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期,我们讲述了来自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杨文杰教师的援疆工作感悟;这一期,让我们走进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孙秋生老师援疆工作的心得与感想。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孙秋生(援疆期间担任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语文教师)
教育援疆,青春无悔
怀着满腔热情与教育初心,孙秋生老师跨越茫茫戈壁、连绵雪山,从首都北京奔赴新疆和田,用两年的坚守和奉献书写了一段无悔的教育援疆篇章。他不畏艰辛、勇挑重担,圆满完成了援疆支教任务,为和田地区的教育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勇挑重担,守护孩子的求学路
援疆期间,孙秋生老师承担了学校六年级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和田地区六年级学生面临期末“内初班”考试,既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节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重大挑战。孙老师所在班级是年级相对较好的班级,承担着更高的升学期望与压力。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成绩,他不仅课堂上深入教材,挖掘重点,更在课下花费大量时间为学生答疑辅导。
初到和田,尚未与学生见面,他已将每位学生的两篇作文逐一细致批改,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开学后,他每天早上九点到校,为提前到校的学生义务辅导自习。教学中,他主动承担组内教研任务,多次为同组教师讲解单元教学要点、知识重点,积极分享教学资源。面对“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新要求,他从大局出发,梳理教学重难点并与同组教师及时交流。
在紧张的复习阶段,他主动打破班级界限,让其他班学生到本班听课学习,不仅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机会,也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赢得了同事们的高度赞誉。正因这种始终如一的坚持,最终他所教班级40名报考内初班的学生中有33人被录取,录取率在和田地区名列前茅,赢得了家长与社会的高度认可。
海淀小学领导在临别纪念册上深情写道:“2021年内初班考试录取率名列和田市第一,受到地区、市级表彰,更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孙老师的付出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教育影响力,更让海淀小学成为和田市乃至整个和田地区一张亮丽的教育名片。收到录取喜讯后,一位家长含泪发来感谢:“感恩相遇,感谢孙老师!孙老师,我笑着哭了半个小时。太多太多的感谢,此时都显得无力。”
精益求精,坚守教学一线
第二年教学中,孙秋生老师每周承担10节语文课及5节延长班课,课时量在援疆教师中名列前茅。他不仅认真完成教学任务,还在教学讲座、师徒结对等方面倾心付出。作为青年教师的“师父”,他无私分享经验、悉心指导,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在不同教研组中,他总是毫无保留提出建议与想法,经常将后方学校的教学资源分享给同组老师。面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他积极召集同组语文教师共同研讨、交流、提醒,带动团队协作提升。
为了提升学生书写水平,他主动联系后方学校,精心设计两地汉字书写活动方案,作为寒假特色作业,让学生在假期中有针对性地练习,既减少了负担,又有效巩固所学。学生在假期书写水平不仅未放松,反而有所提升,为“文化润疆”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以身作则,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孙秋生老师始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学校及联盟校的大型教研活动中,他不仅无私贡献自己的教学资源,还为整个活动出谋划策,帮助教师们消除畏难情绪。通过他的引导和组织,全体五年级语文教师分工协作、集体参与,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获得外校教师的高度肯定,也为年轻教师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历练机会。
奉献无悔,书写教育援疆新篇章
两年的援疆岁月,孙秋生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援疆 青春无悔”的真谛。他以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扎实的教学、真诚的关爱,为和田的孩子们点亮了梦想的灯塔,也为东西部教育协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教育无疆,初心不改。孙秋生老师的故事,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继续前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播撒智慧与希望的种子。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